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最新列表

  • 金刚经集注: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金刚经集注: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金刚经集注: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六祖曰】通达一切法。无能所心。是名为忍。此人所得福德。胜前七宝之福。【李文会曰】知一切法无我者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金刚经集注: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僧若讷曰】如来虽设法施。广度众生。而不作是念。故诫云。汝等勿谓也。莫作是念者。重诫也。度无度相。能所一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金刚经集注: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王日休曰】如来。谓真佛也。第五分已言此意矣。于此再言者。为续来听者说。故兼及转轮圣王之说也。【李文会曰】空生疑谓众生是有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金刚经集注: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王日休曰】六本皆作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然此所谓是法。乃真性也。真性岂可谓之法哉。强名曰法耳。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其真性一同。故云平等。无有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金刚经集注: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疏钞云】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上至□利天。下至昆仑际。若有时七宝如须弥山高。持用布施。获福不可知数。问。还有过此福者不。下文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金刚经集注: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李文会曰】心既清净。语默皆如。遇缘即施。缘散即寂。【张无尽云】非法无生谈空。非人无以说法。此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金刚经集注: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王日休曰】此分与第七分大概同。于此再言者。为续来听者说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金刚经集注: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自在力王如来解曰】此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金刚经集注: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陈雄曰】色身者。三十二相也。具足者。无一而亏欠也。备三十二行而具足是相。三十二行。法身中有之。欲见法身如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金刚经集注: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祝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金刚经集注: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金刚经集注: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金刚经集注: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僧若讷曰】上明生善。今明灭恶。造作定业。不可逃避。行般若故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金刚经集注: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王日休曰】梵语般若波罗蜜。此云智慧到彼岸。所云金刚智慧到彼岸者。谓明此经者。其智慧则如金之刚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金刚经集注: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陈雄曰】深解义趣者。须菩提心悟真空无相义趣也。涕泪悲泣者。伤我值遇之晚。不获早觉悟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金刚经集注: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王日休曰】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佛多以此河沙为言者。盖因众人之所见。而取以为譬喻也。然佛尚以此问须菩提宁为多不者。盖使须菩提先省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金刚经集注: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陈雄曰】随顺者。随顺众生而为说也。但说是经一偈之处。则凡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者。举皆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苏灯。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一相无相分第九
    金刚经集注: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葵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洌【陈雄曰】须陀洌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此四罗汉在一切凡夫人中为第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庄严净土分第十
    金刚经集注: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刘虬曰】言如来作菩萨时。在然灯佛所。于法毕竟无所得。离所取也。【六祖曰】然灯是释迦牟尼佛授记之师。故问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无得无说分第七
    金刚经集注: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僧若讷曰】空生领解佛旨。乃云第一义中。无有定实之法可得。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依法出生分第八
    金刚经集注: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者。此日月所照。为一小世界。其中间有须弥山。日月绕山运行。故南为阎浮提。东为佛婆提。西为瞿耶尼。北为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如理实见分第五
    金刚经集注: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宝积如来解曰】如来真身。本无生灭。湛然常祝托陰受形。同凡演化。入神母胎。擐(胡贯切)此凡相各别。故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颂曰。凡相灭时性不灭。真如觉体离尘埃。了悟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正信希有分第六
    金刚经集注: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陈雄】引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智度
    佛经书籍
  • 金刚经集注:大乘正宗分第三
    金刚经集注: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李文会曰】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六祖曰】一切者。总标也。次下别列九类。【王日休曰】凡有生者。皆谓之众生。
    佛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