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最新列表

  • 禅是一枝花:第八十三則 雲門古佛與露柱相交
    禅是一枝花:第八十三則 雲門古佛與露柱相交
    第八十三則雲門古佛與露柱相交 舉:雲門禪師示聚云:古佛與露柱相交 ,是第幾機?自代云: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前一則智法禪師答非所問,是縱的不連續,此則舉古佛與露柱相交 ,則是橫的不配合。大自然的因果性與非因果性相統一的法則,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八十則 趙州孩子六識
    禅是一枝花:第八十則 趙州孩子六識
    第八十則趙州孩子六識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初生孩子,還具六識也無?趙州云:急水上打毬子。僧復問投子:急水上打毬子,意旨如何?子云:念念不停流。在電視上我見過兔子在母胎中的成長,是一團細胞作渦狀開闔旋轉,完全可以看出是息在動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
    禅是一枝花: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
    第八十一則藥山看箭舉:僧問澧州藥山惟儼禪師:平田淺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藥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藥山云:侍者拖出這死漢。僧便走。藥山云:弄泥團漢,有什麼限?雪竇拈云:三步雖活,五步須死。禪宗有其獨自的修行方式,就是應機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八則 開士忽悟水因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八則 開士忽悟水因
    第七十八則開士忽悟水因舉:古印度有十六開士,於浴僧時隨例入浴,忽悟水因,諸禪德作麼生會?他道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也須七穿八穴始得。「忽悟水因」這四個字好。「妙觸宜明」這四個字好。其實有這兩句就夠人想像不盡了。我向來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九則 投子一切聲是佛聲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九則 投子一切聲是佛聲
    第七十九則投子一切聲是佛聲舉:僧問舒州投子山大同禪師:一切聲是佛聲是否?投子云:是。僧云:和尚莫撒尿壺作沸碗鳴聲。投子便打。又問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是否?投子云:是。僧云:喚和尚作一頭驢得麼?投子便打。雖說一切聲是佛聲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六則 丹霞喫飯還具眼麼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六則 丹霞喫飯還具眼麼
    第七十六則丹霞喫飯還具眼麼舉:丹霞禪師問僧甚處來?僧云:山下來。霞云:喫飯了也未?僧云:喫飯了。霞云:將飯來與汝喫的人還具眼麼?僧無語。長慶問保福:將飯與人喫,報恩有分,為什麼不具眼?福云:施者受者兩俱瞎漢。長慶云:盡其機來。還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七則 雲門餬餅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七則 雲門餬餅
    第七十七則雲門餬餅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雲門云:餬餅。這猶如老子云: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有人道我要更尋求超越自然的道理,他這話便落於言語邏輯的戲論。他就是不知止於至善,雲門要以餬餅塞住他的嘴亦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四則 金牛菩薩子喫飯來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四則 金牛菩薩子喫飯來
    第七十四則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舉:馬祖的法嗣金牛和尚每至齋時,自將飯桶於僧堂前作舞,呵呵大笑,云:菩薩子喫飯來。(雪竇禪師云:雖然如此,金牛不是好心。)僧問長慶禪師:古人道菩薩子喫飯來,意旨如何?長慶云:大似因齋慶讚。古來於食,未有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五則 烏臼屈棒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五則 烏臼屈棒
    第七十五則烏臼屈棒舉:僧從定州石藏禪師會裏,來到烏臼。烏臼禪師問定州法道如何?僧答:不別。烏臼云:若不別,更轉彼中去。便打。僧云:棒頭有眼,不得草草打人。烏臼云:今日打看一個也。又打三下。僧便出去。烏臼云:屈棒元來有人喫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二則 百丈問雲巖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二則 百丈問雲巖
    第七十二則百丈問雲巖舉:百丈禪師又問雲巖: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雲巖云:和尚有也未?百丈云:「喪我兒孫。」雲巖彼時尚未出師,問的話不得明晰。他道:師父也有併卻沒有呀?弟子三人中就只他答得不知其所以然。百丈禪師聽了不禁要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三則 馬祖離四句,絕百非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三則 馬祖離四句,絕百非
    第七十三則馬祖離四句,絕百非舉:僧問馬大師:「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某甲西來意。」馬師云:「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說,問取智藏去。」僧問智藏。藏云:「何不問和尚?」僧云:「和尚教來問。」藏云:「我今日頭痛,不能為汝說,問取海兄去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則 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則 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
    第七十則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舉:溈山、五峰、雲巖,同侍立百丈禪師。百丈問溈山: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溈山云:卻請和尚道。百丈云:不辭向汝道,恐已後喪我兒孫。天無嘴,放天不自言,由人而言。大自然是由萬物來說話,來表現。百丈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一則 百丈問五峰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一則 百丈問五峰
    第七十一則百丈問五峰舉:百丈禪師復問五峰: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五峰云:和尚也須併卻。百丈云:無人處以手搭額望汝。五華要百丈禪師也併卻咽喉唇吻。前一則裏,舉的偽山不免僭越,是僭越得好;而此則裏舉的五峰卻要師弟二人都是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八則 仰山汝名什麼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八則 仰山汝名什麼
    第六十八則仰山汝名什麼舉:袁州仰山慧寂禪師問鎮州三聖院慧然禪師:汝名什麼?三聖云:慧寂。仰山云:慧寂是我。三聖云:我名慧然。仰山呵呵大笑。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慧寂禪師問慧然禪師:汝名什麼?答云:慧寂。以你名為我名,此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九則 南泉歸宗麻谷同行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九則 南泉歸宗麻谷同行
    第六十九則南泉歸宗麻谷同行舉:南泉、歸宗、麻谷,三禪師同去禮拜忠國師。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畫一圓相,云:道得即去。歸宗於圓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南泉云:恁麼則不去也。歸宗云:是什麼心行?年青人尋師訪道,是為請教。及至已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六則 巖頭云黃巢過後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六則 巖頭云黃巢過後
    第六十六則巖頭云黃巢過後舉:鄂州巖頭全(大+歲)禪師問僧:什麼處來?僧云:西京來。巖頭云:黃巢過後,還收得劍麼?僧云:收得。巖頭引頭近前云:囫!僧云:師頭落地也。巖頭呵呵大笑。僧後到雪峰,雪峰禪師問什麼處來?僧云:從巖頭來。雪峰云: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七則 傅大士講經竟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七則 傅大士講經竟
    第六十七則傅大士講經竟舉:梁武帝請義烏雙林大士傅翕講金剛經。大士於座上揮案一下,便下座。武帝愕然。誌公問陛下還會麼?帝云:不會。誌公云:大士講經竟。傅大士與達摩俱是梁武帝時人,是中國禪宗之祖。二人皆因寶誌而得時人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四則 趙州於頭上倒戴草鞋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四則 趙州於頭上倒戴草鞋
    第六十四則趙州於頭上倒戴草鞋舉:南泉禪師復舉前話問弟子趙州從諗,趙州便脫草鞋於頭上戴出,南泉云:子若在恰救得貓兒。頭戴草鞋是一個顛倒的倒字。把南泉禪師的話來反說,就救得貓兒。中國民間歡喜耍這一套。如隋唐演義裏楊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五則 外道問世尊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五則 外道問世尊
    第六十五則外道問世尊舉: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津,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世尊: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世尊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世尊良久,是欲言未言,示以天地將發之機。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二則 雲門燈籠佛殿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二則 雲門燈籠佛殿
    第六十二則雲門燈籠佛殿舉:雲門禪師示聚云:乾坤之內,中有一寶,祕在形山。拈燈籠向佛殿裏,將山門來燈籠上。這則的說話又十足是中國人的鄉談。中國鄉間有得寶的傳說,地下藏的金元寶、銀元寶,前山松樹下的金雞,江 中的夜明珠,岩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三則 南泉斬貓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三則 南泉斬貓
    第六十三則南泉斬貓舉:池州南泉寺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方丈普願禪師見之,遂提起貓兒云:道得即不斬。眾無對。禪師遂斬貓兒為兩段。這一則初看很難懂,要看了雪竇禪師的頌纔會懂。雪竇禪師的頌曰:兩堂俱是杜禪和撥動煙塵不奈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
    第六十則雲門柱杖化龍舉:雲門禪師以柱杖示眾云:柱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處得來?印度人與中國人皆知有究極的自然,所以氣概比天地還大。佛經說閻浮提世界之在於究極的自然,只如大海之一漚。但是印度人主於寂滅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一則 風穴若立一塵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一則 風穴若立一塵
    第六十一則風穴若立一塵舉:汝州風穴延昭禪師垂語云:若立一塵,家國興盛,野老顰蹙;不立一塵,家國喪亡,野老安恬。(雪竇禪師拈柱杖云:還有同生同死底納僧麼?)禪宗比印度佛教少講慈悲,扶強者不扶弱老,為智者不為愚人。老子莊子孟子都是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五十八則 趙州五年分疏不下
    禅是一枝花:第五十八則 趙州五年分疏不下
    第五十八則趙州五年分疏不下舉:僧問趙州禪師: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是時人窠窟否?趙州云:曾有人問我,直得五年分疏不下。碧巖錄第二則已是趙州無揀擇,今第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三節又來講這個,然而並不是重複。第二則是講的對
    佛经书籍
  • 禅是一枝花:第五十九則 趙州頭長三尺
    禅是一枝花:第五十九則 趙州頭長三尺
    第五十九則趙州頭長三尺舉:僧問趙州禪師: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纔有言語,是揀擇?和尚如何為人?趙州云:何不引盡這話?僧云:某甲只念到這裏。趙州云:只這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趙州禪師對三祖所云唯嫌揀擇,提出了「有揀擇?」的問題,全文已見
    佛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