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4)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4)
    骠骑将军的显赫元狩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势全部扫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打通进入西域之路,于是发动了第二次河西战役。霍去病再次受命出征。在其他方面军遭到挫败的情况下,霍去病所部却取得了大胜。虽然他没能与将军公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1)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1)
    李陵能令匈奴以一国之力与他五千士卒死战,其骁勇之处实在过于其祖。李陵投降以后,单于久闻他们家的名声,而李陵在这次战斗中又十分地勇猛,所以很欣赏他,如获至宝,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赐给了他尊贵的地位。具有讽刺意味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2)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2)
    元朔元年的春天,卫夫人生下了皇子,被武帝册封为皇后。这一年的秋天,卫青再次出任车骑将军,率领骑兵三万人从雁门出塞攻打匈奴,杀敌数千人。第二年,匈奴入侵汉边境,杀死了辽西太守,俘虏抢掠走了渔陽郡吏民两千余人,还打败了韩安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9)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9)
    两年以后,李广率领四千名骑兵从右北平出击匈奴,而博望侯张骞则率领骑兵一万人与他一起出征,两军异路行进,速度不一。推进了几百里以后,李广所部孤军深入,被匈奴左贤王率领的四万骑兵包围,汉军十分恐慌。为了稳定军心,李广派他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0)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0)
    合军以后,李广等人的军队因为没有向导,几次迷了路,所以,落在了大将军的后面。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兵力不够没有形成包围,让单于跑掉了,汉军没有能追到他,也就撤退了。李广所部与大部队会合以后,卫青派人慰劳李广,顺便询问他迷路的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7)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7)
    智勇双全有一次,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景帝派一名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率领几十个骑兵纵马奔驰、游戏玩乐。途中,他们遇到了三个匈奴人,双方打了起来。这三个匈奴人很是了得,一边策马奔驰,一边回身射箭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8)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8)
    四年以后,李广再次由卫尉被任命为将军,率军从雁门出塞攻击匈奴。匈奴倚仗着兵力的优势打败了李广的军队,活捉了李广。单于素来听说李广的才能,便命令部下务必把李广活着押送回来。当时,李广受了伤,匈奴人便在两匹马之间设置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5)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5)
    使者说:“我接受诏令对将军施以刑法,不敢把将军的话转报皇上听。”蒙恬重重地叹了口气,说:“我对上天犯了什么罪,怎么会没有过错就被处死啊?”过了很久,他才慢慢地说:“我的本来该当死罪啊。我修筑长城,起自临洮接连到辽东,绵延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6)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6)
    田单复国田单看到时机已到,于是从城里收集了一千多头牛,给它们披上红绸制成的衣服,又在上面画了五颜六色的蛟龙图案,在它们的角上绑好锋利的刀子,把渍满油脂的芦苇绑在牛尾上。他又下令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趁夜间把牛从洞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3)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3)
    显赫家族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在齐国没有出路,就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秦庄襄王时,蒙骜担任秦国的将领,他率兵向东攻打韩国、赵国、魏国,战功卓越。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有两个儿子分别叫蒙恬和蒙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4)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4)
    这时,子婴向秦二世进言规劝说:“我听说,过去赵王迁杀死贤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颜聚,燕王喜暗地里采用荆轲的计谋而违背与我国的盟约,齐王建杀死他的忠臣而改用后胜的计策。这三位国君,都是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导致他们亡国丧命的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1)
    驰骋沙场,威风凛凛。运筹帷幄,攻城略地。性格各异的将军,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支撑着帝王的扩张。大战的开端白起,眉邑人,出身富贵,因为作战勇敢、谋略过人而受到秦昭王的重用。昭王十三年,白起担任秦国的左庶长,同年,昭王的舅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2)
    史记新读:安邦虎将(2)
    将相间的隙怨秦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军再一次平定了上党郡。秦军分兵两路,一路由王龁率领,攻取了皮牢,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平定了太原。秦军打到自家门口了,韩国、赵国相当恐惧,他们派遣说客苏代,携带厚礼到秦国游说宰相范睢。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6)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6)
    等项羽入关灭秦,分封诸侯王时,他把齐王田巿改封为胶东王,治所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齐国将领田都因跟随项羽救赵,接着又进军关中,因此项羽立田都为齐王,治所在临淄(今山东临淄东)。原来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在项羽渡河救赵的时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7)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7)
    两个门客手捧他的头,跟随使者飞驰入朝,奏知汉高祖。汉高祖感叹道:“哎呀!能有此言此行,真是了不起呀!从平民百姓起家,兄弟三个人接连为王,真是贤能的人啊!”汉高祖忍不住为他流下了眼泪。高祖拜田横的两个门客为都尉,派两千名士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4)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4)
    陈豨的背叛陈豨是宛朐人,史书中没有记载他是如何跟随刘邦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高祖十分宠爱他。高祖七年的冬天,韩王信造反,逃入了匈奴,更过分的是,他竟然不断地怂恿匈奴侵袭汉境,向汉朝示威,北部边防一再告急。刘邦坐不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5)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5)
    高祖十一年的冬天,汉军在曲逆城下击杀了陈豨的部将侯敞和王黄,又在聊城打败了陈豨的部将张春,斩杀叛军万余人。太尉周勃进军平定了太原郡和代郡。十二月,刘邦亲率军队攻打东垣,没有攻下来,守城士兵见状十分嚣张,竟然辱骂刘邦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2)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2)
    韩信之死汉十年,韩信命令部将王黄等人游说、陷害汉朝的代国国相陈豨,迫使陈豨反叛。次年的春天,韩信又伙同匈奴骑兵屯驻参合,抗拒汉军,为了对抗汉朝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于是,汉朝派遣柴将军去攻打他们。柴将军到达预定地区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3)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3)
    私心种下的隐患汉十一年的秋天,陈豨在代地举兵叛汉。刘邦亲征,到邯郸去攻打陈豨的主力部队,同时,因为燕国靠近代地,燕王卢绾奉命进攻陈豨东北部的军队,陈豨的形势十分危急。于是他派遣部将王黄,去向匈奴求救。同时,卢绾也派出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0)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0)
    多多益善韩信知道刘邦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眼不见心不烦。但是自己被降封为侯,毕竟是个丢人的事,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为和周勃、灌婴等远远不如自己的将领而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皇亲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1)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21)
    重整河山韩王信,是战国时候韩襄王的庶孙,他身高八尺五寸,仪表堂堂。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燕、齐、赵、魏等国都已经拥立了新王,项梁也已经拥立了楚怀王。原来的诸侯国之中,唯独韩国后继无人。因此,诸侯们确立了六国时期韩国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18)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18)
    受封齐王韩信降服平定整个齐国之后,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是个屡叛屡降的国家,而且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楚军随时可以攻打齐国,不设立一个诸侯王来镇抚,局势一定不能稳定下来。为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大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19)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19)
    韩信坚决拒绝了他的游说。蒯通又说:“文种、范蠡辅佐勾践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逃亡。况且我听说,勇猛善战、战功卓著的的将领会威胁到君主,功劳太大了就没有奖赏了,相反有性命之忧。大王攻占赵国,镇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16)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16)
    广武君的建议韩信任大将军之后,打败了魏王部队,又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就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
    历史典籍
  •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17)
    史记新读:英雄末路(17)
    从谏如流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东而坐,自己则向西对坐,像对待老师那样侍奉他。韩信问广武君说:“我要北攻燕国,东伐齐国,怎么办才能成功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