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启蒙教育

启蒙教育

启蒙教育古代书籍大全

最新列表

  • 古代故事:老鼠运蛋
    古代故事:老鼠运蛋
    原文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译文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故事 老鼠运蛋大耳鼠和尖耳鼠同时发现一枚鸡蛋。大耳鼠力气大,把尖耳鼠推到一边,说: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祖逖闻鸡起舞
    古代故事:祖逖闻鸡起舞
    原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译文要做好一年的事情,在春天就应该做打算。要做好一天的事情,在黎明的时候就应该做打算。一个家庭若想幸福,关键是要和睦相处。一个人的一生要想成功,首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董笃行对邻友善
    古代故事:董笃行对邻友善
    原文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译文有些人是亲戚却不像亲戚,有些人虽然不是亲戚,却比亲戚还亲近。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住得很远的亲戚不如近邻能够随时帮忙。故事 董笃行对邻友善明朝时,山东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兄弟折箭
    古代故事:兄弟折箭
    原文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译文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故事 兄弟折箭宋朝时,吐谷浑的国王阿柴得了重病,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为了争权而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柳公权拜师
    古代故事:柳公权拜师
    原文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玻译文书房里要收拾得清爽,墙壁要干净,书桌要保持整洁,笔墨纸砚要摆放端正。如果把墨磨偏了,就说明学习时心不在焉;字若写得潦草不整齐,则说明学习时思想不集中。故事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割席断义
    古代故事:割席断义
    原文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译文接近水才能了解鱼的习性,靠近山才能识别鸟的声音。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大小,人与人相处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品的好坏。故事 割席断义三国时,魏国的管宁和华歆是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小象的鼻子功
    古代故事:小象的鼻子功
    原文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译文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一个人的真才实学,而不是他的自我吹嘘。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保守,不肯帮助别人,别人有才能,不能看轻人家,更不能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爱憎分明包青天
    古代故事:爱憎分明包青天
    原文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译文不要讨好巴结有钱人,也不要对穷人骄横无礼。不要厌弃老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当别人很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搅;当别人心情不安的时候,不要找他说话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两只小懒熊
    古代故事:两只小懒熊
    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的一处孝顺。与人相处时把财物看得很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恨呢?与人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铁棒磨成针
    古代故事:铁棒磨成针
    原文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译文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其名,在长辈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长辈,要快步迎上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有说话,要退在一旁,恭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薛包孝敬后母
    古代故事:薛包孝敬后母
    原文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译文父母爱我关心我的时候,我孝敬父母有什么困难呢?父母不喜欢我的时候,我还能一样的孝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孝顺。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子女应该劝说他们改正,规劝时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孔融让梨
    古代故事:孔融让梨
    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的一处孝顺。与人相处时把财物看得很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恨呢?与人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圆圆的老老朋友
    古代故事:圆圆的老老朋友
    原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译文冬天的时候要照料父母,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到清爽凉快;早上起床后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平安;外出离家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岳母刺字
    古代故事:岳母刺字
    原文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译文父母所喜欢的事物,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讨厌的事物,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除去。如果自己的身体受了伤,就会让父母担忧;如果自己的品行上有了污点,就会使父母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小熊冰雹
    古代故事:小熊冰雹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当父母呼叫你的时候,应当及时应答,不能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当父母有事交代时候,应当立即去做,不应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聆听。父母对你的批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孝敬父亲的小黄香
    古代故事:孝敬父亲的小黄香
    原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译文冬天的时候要照料父母,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到清爽凉快;早上起床后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平安;外出离家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小不不
    古代故事:小不不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人刚出生时,其禀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大,只是由于后来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习性才会千差万别。如果对孩子不从小就进行教育,其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因外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王羲之教子
    古代故事:王羲之教子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当父母呼叫你的时候,应当及时应答,不能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当父母有事交代时候,应当立即去做,不应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聆听。父母对你的批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家有老妻
    古代故事:家有老妻
    家有老妻晏子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在齐国辅佐了三代君王,他虽身居高位,俸禄丰厚,自己却朴素节俭,将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亲族,对百姓体恤有加,而他对自己妻子的道义情谊,同样令人称赞不已。齐景公当政时期,晏子以自己的智慧德行,帮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齐景公欲诛养马之人
    古代故事:齐景公欲诛养马之人
    齐景公欲诛养马之人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交给养马的官吏看养,并且嘱咐要好好照料马儿。谁想有一天,马突然得了暴病死了,连养马人都不知是何缘故。齐景公得知后,十分伤心,同时也很生气,一定要派人将养马者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晏子出使楚国
    古代故事:晏子出使楚国
    晏子出使楚国晏子不仅德行出众,而且头脑机敏,能言善辩。有一次,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听说后,对左右人说:“晏婴,是齐国最能言善道之人,现在他要来,寡人欲羞辱他一番,该如何做呢?”于是,左右之人献计种种。待到晏子如期出使楚国,至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晏子治东阿
    古代故事:晏子治东阿
    晏子名婴,莱(山东)之夷维人,为齐国桓子弱之子,以邑为姓。晏子不仅德行出众,而且智慧过人,但从不追名逐利,也不攀求贵族强权。在辅佐齐景公时期,有一次,景公派遣晏子管理东阿这个地方,晏子于是受命前往。不曾想,晏子到东阿治理三年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景公掏雀
    古代故事:景公掏雀
    景公掏雀齐景公有一次兴起,去掏麻雀窝,可是掏出来后,却发现麻雀太小了,于是又将它放回窝里。晏子恰好听到此事,便未按通常朝会的时间,先行入见景公。景公因为掏出麻雀又放回去,穿着长袍来回折腾后,不禁汗流浃背,衣冠也因此不整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晏子劝景公罢酒
    古代故事:晏子劝景公罢酒
    晏子劝景公罢酒齐景公喜好饮酒,有一回兴致很高,竟喝得酩酊大醉,过了三天才清醒下床。晏子晋见景公时,问候道:“君王饮酒过量,身体不适吗?”景公回答:“是的。”晏子因而劝谏说:“古时饮酒,只要能达到宾主互通友好,聊以联络感情就
    启蒙教育
  • 古代故事:声名归君
    古代故事:声名归君
    声名归君在晏子出使鲁国期间,齐景公在全国征集了一些人,开始起造大台之馆,以供游玩、休息之用。到了年底,天气已经变得很寒冷了,工程却仍在进行,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大有人在。大家不免都有抱怨,国君不能体恤百姓,也一致盼望着晏
    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