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最新列表

  • 参禅日记:第14章 日记批示(11)
    参禅日记:第14章 日记批示(11)
    六月九日雨晚间我看《佛学辞典》,上面有女转男身经。据说佛国都是男身,所以必须先转了才可进入佛国。我想这种经是古代应时而生的。因为在男权社会,不知何人想出这种妙招。事实上修成形而上的道体,哪儿还有男女相?既能成佛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11章 日记批示(8)
    参禅日记:第11章 日记批示(8)
    七月九日陰晨刚起床 ,就感到脚不对劲,原来发脚气了。大趾全是水泡,不弄破胀得很,又痒,于是我就把它剪破了,流了不少水。女儿买了一种喷汽的药,喷上去立刻止痒,但不能行动,因为脚肿了,不能穿鞋。于是把小妞 送到一个大女孩家,一点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12章 日记批示(9)
    参禅日记:第12章 日记批示(9)
    九月三十日陰晨六时打坐。今天星期,午饭后他们带小妞 去百货公司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因为它们要到隔壁洗衣店去洗衣服,小妞 也就跟着跑。每次洗好的衣服,她也帮着收拾,看来将来是一个能干的女孩。其实她妈妈小时候也是如此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9章 日记批示(6)
    参禅日记:第09章 日记批示(6)
    三月二十三日晴晨六时半打坐。我近来很会睡,中间如果醒来,去一次浴室回来照睡。最近气满全身,似乎上半身气最多,发胀,下半身气也不少,但是不胀。饮食减少。色身的事,我倒不在乎它的变化。下午带小妞 玩。我常常提醒自己坐一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10章 日记批示(7)
    参禅日记:第10章 日记批示(7)
    五月十三日陰晨六时半打坐。坐中练习 数息法。我觉得随息时间不久,如果勉强久一点,会换不过气来,我不懂是不是应该勉强久一点,以后会由勉而安呢?我觉得心息相依是内呼吸,外面的呼吸轻,内部呼吸重,不知道是不是没作对?(怀师批示: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7章 日记批示(4)
    参禅日记:第07章 日记批示(4)
    十二月二十五日雪晨六时半打坐。观明点。随便吃了点饭,现在不知怎么,忽然觉得吃饭就如喂一条虫。饭后在厨房门外站了一下,但见雪花纷纷下落,后门外的雪,一直铺上来与走廊平,一片洁白,我站在走廊的雪地上,嗅到一种味道,这种气味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8章 日记批示(5)
    参禅日记:第08章 日记批示(5)
    二月十日雪晨六时打坐。今天没观想,因为我感觉有点下坠,我有意停两天看看如何?气下坠还是第一次经验,不知何故!(怀师批示:气脉升沉,是必然规律。道家讲究循环,亦即是升沉附带现象;气沉坠之感,亦即是精、气、神下降。由此空去感觉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6章 日记批示(3)
    参禅日记:第06章 日记批示(3)
    十一月三十日陰后雪晨六时整打坐。忽觉眼前一闪一闪的,似乎将有一片光明的趋势。我急忙睁开眼睛,又觉得不对,又立刻闭上,那一点灵光早过去了。我总是拿不准火候,每每错过机会。(怀师批示:用心太过,不取不着即可。)小妞 十点半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4章 日记批示(1)
    参禅日记:第04章 日记批示(1)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一日晴清晨六点欠十分,起来打坐。这时天未破晓,室内一盏小壁灯,不亮也不暗。在坐中我不敢去海上玩了,那只是在心所上打转。我记得老师在《楞伽大义》意生身的附论上一再说明,必须要离心意识,证得无生法忍才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5章 日记批示(2)
    参禅日记:第05章 日记批示(2)
    十一月十六日陰晨起六时差十分打坐。很清净。小妞 不在家,我先煮好蛋,下好面。她十一点半回来了,怕她哭,先给一块糖,然后喝了很多果汁。看了一阵电视,知道她饿了,就给她吃东西。这是要恰到好处才行,早了她不吃,或者吃一半就丢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2章 来函参学(1)
    参禅日记:第02章 来函参学(1)
    怀师大鉴:手示及赠书《习 禅录影》均收到。先谢谢老师。奇怪的是这本书的书名,似曾相识,我记不得是在哪儿见过。但既是本新书,是不是很久以前在别的书上登过广告?在未收到这期《人文世界》之前,我还以为是哪位先进的打坐记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3章 来函参学(2)
    参禅日记:第03章 来函参学(2)
    老师:两示奉悉。读完那封长示之后,我不期然而泪下,哭了好一阵。人家说,父母生我以幻身,老师生我以法身,然而大恩不言报,我只能这样说:不管将来得益多少和成就如何,我总会记得第一次接引我的恩师是谁!老师来示,总称什么夫人,学生就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校后记 周勋男
    药师经的济世观:校后记 周勋男
    怀师讲述药师经之录音交 稿,校读既毕,至为庆喜赞叹。怀师已将此经大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必将大有助益一般学佛者,尤其是药师法门之修持者。若文字尚有疏忽之处,敬祈各方大德指正,以求至善。尝思佛法无边,若论修持之道,不论繁简,
    佛经书籍
  • 参禅日记:第01章 我学打坐的经历
    参禅日记:第01章 我学打坐的经历
    有人说“性格造成命运”。我绝对附议此一说法。我认为有性格为因,外境为缘,因缘相会,一拍即合,于是注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不过我也相信命运是可以改造的,如果你真有香象过河的气魄。我生于江 南,长于北平,幼随父,叔宦游东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30讲 药师佛的手印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30讲 药师佛的手印
    你们要求得成就,必须学会结药师佛的手印——中指交 叉放在两个虎口上,两只无名指交 叉,右边压左边,放在中指背上,两个大拇指按在两个无名指头上,食指、小指立起来。手印合掌当胸。祈求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念药师咒一百零八遍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31讲 吉祥圆满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31讲 吉祥圆满
    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7讲 因果报应非常快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7讲 因果报应非常快
    前几天我们几个老头子坐在一起吃饭,偶然谈笑,也谈真话。想当年五四运动以后,又过了几年,北伐成功了,我们看到共产党 加入了国民党 ,在激进分子鼓动下,全国破除迷信,把庙子上的神也好,菩萨也好,一个个打了丢到茅坑里去。我们还看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8讲 君臣制度就是社会秩序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8讲 君臣制度就是社会秩序
    那么,佛经上讲的不孝、五逆、破坏污辱三宝以外,统统是人道来的。‘坏君臣法’,这是古代的文化,君臣,我们看似非常落伍,认为是帝王思想。错了!君臣二字,在中国固有文化,不是帝王思想。君是年高有德,足以教诲人,足以领导人 都称君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9讲 十二药叉神将的奥秘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9讲 十二药叉神将的奥秘
    尔时众中,有十三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官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披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5讲 佛法重孝道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5讲 佛法重孝道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属于南阎浮提,在四大洲中的人,而这个管区的生命都属于阎罗王所管。‘不孝五逆’,谁说佛教不重孝道?我们晓得佛说法,最注重孝道,不要认为释迦牟尼佛因为出家,就认定佛教是不重孝道。我常常告诉青年朋友,特别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6讲 五逆之罪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6讲 五逆之罪
    所以,很多佛经上提到,不孝不能得好结果。现在也告诉你,‘若诸有情,不孝五逆’,不孝是一种。讲到五逆,特别要注意,忤逆是刑法上的一种罪名。你们青年同学研究中国文化、法律的,特别注意,我们汉朝的法律没有‘忤逆’这个名辞。到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3讲 灯的涵义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3讲 灯的涵义
    ‘药师经’所提示的药师法门,其修行的原理在那里呢?先要以现行的、现在的意识作为生起次第。换句话说,拿现在的名辞来说,要从自己的心理建设开始,先扩充自己的心量、愿力,学习 药师佛初发心的大愿,以舍己为人为目的。先由心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4讲 十二神旛的涵义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4讲 十二神旛的涵义
    其次,所谓十二神旛,在‘药师经’上的涵义是什么呢?现在显教庙子上所挂的,用布绣些莲花的神旛,这些一挂就可以消灾延寿?不可能的。这是个表法,是显教表达道理的方法。所谓十二神旛的涵义,在药师经就要圆满结束的时候,明白地告诉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1讲 九种横死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1讲 九种横死
    阿难问言:九横云何?那九种横死呢?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有些人生了病没有钱医治的,或者医生医错了的,都叫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
    佛经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2讲 无疾而终
    药师经的济世观:第122讲 无疾而终
    我们一般人死了都是横死,真正正命死的人,等于修道到家,无疾而终,预知时至,自己晓得,先说几时要走。我一个朋友过去在大陆 上赫赫有名,权位很大,现在告诉你们也没有关系,叫廖化平,是戴雨农下面的台柱,修道学佛一辈子,人家不知道。
    佛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