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唐摭言:卷五
    唐摭言:卷五
    ○切磋大居守李相读《春秋》,误呼叔孙婼(敕略为婼(敕晷)日读一卷,有小吏侍侧,常有不怿之色。公怪问曰:“尔常读此书耶!”曰:“然”。”胡 为 闻我读至此而数色沮耶!”吏再拜言曰:“缘某师
    历史典籍
  • 唐摭言:卷六
    唐摭言:卷六
    ○公荐(门生荐坐主师友相荐附)崔郾侍郎既拜命,于东都试举人,三署公卿皆祖于长乐传舍;冠盖之盛,罕有加也。时吴武陵任太学博士,策蹇而至。郾闻其来,微讶之,乃离席与言。 武陵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天子选才俊,武陵敢不薄施
    历史典籍
  • 唐摭言:卷三
    唐摭言:卷三
    ○散序定保生于咸通庚寅岁,时属南蛮骚动,诸道征兵,自是联翩,寇乱中土;虽旧第太平里,而迹未尝达京师。故治平盛事,罕得博闻;然以乐闻科第之美, 尝谘访于前达间。如丞相吴郡陆公扆,翰林侍郎濮阳公融,恩门右省李常侍渥,颜夕拜荛,従翁
    历史典籍
  • 唐摭言:卷四
    唐摭言:卷四
    ○节操裴晋公质状眇小,相不入贵。既屡屈名场,颇亦自惑。会有相者在洛中,大为缙绅所神。公时造之问命。相者曰:“郎君形神稍异于人,不入相书。若不 至贵,即当饿死。然今则殊未见贵处。可别日垂访,勿以蔬粝相鄙。候旬日,为
    历史典籍
  • 唐摭言:卷一
    唐摭言:卷一
    ○统序科第《周礼》,乡大夫具乡饮酒之教,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三年,举贤者贡于王庭。非夫乡举里选之义源于中乎夫子圣人,始以四科齿门弟子,后王因而范 之。汉革秦乱,讲求典礼,亦解循涂方辙,以须贤俊,考德行则升孝廉而激浮俗,抡道艺
    历史典籍
  • 唐摭言:卷二
    唐摭言:卷二
    ○京兆府解送神州解送,自开元、天宝之际,率以在上十人,谓之“等第”,必求名实相副,以滋教化之源。小宗伯倚而选之,或至浑化,不然,十得其七八。苟异于 是,则往往牒贡院请落由。暨咸通、乾符,则为形势吞嚼,临制近,同及第,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四卷  补列传第六
    《北齐书》 第十四卷  补列传第六
    广平公盛阳州公永乐弟长弼襄乐王显国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弟思好平秦王归彦武兴王普长乐太守灵山嗣子伏护广平公盛,神武从叔祖也。宽厚有长者风。神武起兵于信都,以盛为中军大都督,封广平郡公。历位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二十三卷  列传第十五
    《北齐书》 第二十三卷  列传第十五
    魏兰根崔悛子瞻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父伯成,魏中山太守。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诵《左氏传》、《周易》,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历定州长流参军。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二十四卷  列传第十六
    《北齐书》 第二十四卷  列传第十六
    孙搴陈元康杜弼孙搴,字彦举,乐安人也。少厉志勤学,自检校御史再迁国子助教。太保崔光引修国史,频历行台郎,以文才著称。崔祖螭反,搴预焉,逃于王元景家,遇赦乃出。孙腾以宗情荐之,未被知也。会高祖西讨,登风陵,命中外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二卷  补列传第四
    《北齐书》 第十二卷  补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太原王绍德范阳王绍义西河王绍仁陇西王绍廉孝昭六王乐陵王百年始平王彦德等武成十二王南阳王绰琅邪王俨等文宣五男:李后生废帝及太原王绍德,冯世妇生范阳王绍义,裴嫔生西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三卷  列传第五
    《北齐书》 第十三卷  列传第五
    赵郡王琛子叡清河王岳子劢赵郡王琛,字永宝,高祖之弟也。少时便弓马,有志气。高祖既匡天下,中兴初,授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既居禁卫,恭勤慎密,率先左右。太昌初,除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封南赵郡公,食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二十一卷  列传第十三
    《北齐书》 第二十一卷  列传第十三
    高干弟慎弟昂弟季式封隆之子子绘从子孝琬孝琰高乾,字乾邕,渤海蓚人也。父翼,字次同,豪侠有风神,为州里所宗敬。孝昌末,葛荣作乱于燕、赵,朝廷以翼山东豪右,即家拜渤海太守。至郡未几,贼徒愈盛,翼部率合境,徙居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二十二卷  列传第十四
    《北齐书》 第二十二卷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族弟密族人愍族叔景遗卢文伟孙询祖族人勇李义深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曾祖灵,魏定州刺史、巨鹿公。祖恢,镇西将军。父显甫,安州刺史。元忠少厉志操,居丧以孝闻。袭爵平棘子。魏清河王怿为司空,辟为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卷  补列传第二
    《北齐书》 第十卷  补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永安王浚平阳王淹彭城王浟上党王涣襄城王淯任城王湝高阳王湜博陵王济华山王凝冯翊王润汉阳王洽神武皇帝十五男:武明娄皇后生文襄皇帝、文宣皇帝、孝昭皇帝、襄城景王淯、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一卷  补列传第三
    《北齐书》 第十一卷  补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河南王孝瑜广宁王孝珩河间王孝琬兰陵王孝瓘安德王延宗渔阳王绍信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二十卷  列传第十二
    《北齐书》 第二十卷  列传第十二
    张琼斛律羌举尧雄宋显王则慕容绍宗薛修义叱列平步大汗萨慕容俨张琼,字连德,代人也。少壮健,有武用。魏世自荡寇将军为朔州征虏府外兵参军,随葛荣为乱。荣败,尔朱荣以为都督。讨元颢有功,除汲郡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九卷  补列传第一
    《北齐书》 第九卷  补列传第一
    神武娄后文襄元后文宣李后孝昭元后武成胡后后主斛律后胡后穆后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之女也。少明悟,强族多聘之,并不肯行。及见神武于城上执役,惊曰:「此真吾夫也。」乃使婢通意,又数致私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八卷  列传第十
    《北齐书》 第十八卷  列传第十
    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孙腾,字龙雀,咸阳石安人也。祖通,仕沮渠氏为中书舍人,沮渠灭,入魏,因居北边。及腾贵,魏朝赠通使持节、侍中、都督雍华岐幽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徒公、尚书左仆射、雍州刺史,赠腾父机使持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九卷  列传第十一
    《北齐书》 第十九卷  列传第十一
    贺拔允蔡儁韩贤尉长命王怀刘贵任延敬莫多娄贷文高市贵厍狄回洛厍狄盛薛孤延张保洛侯莫陈相贺拔允,字可泥,神武尖山人也。祖尔头,父度拔,俱见魏史。允便弓马,颇有胆略,与弟岳杀贼帅卫可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七卷  补帝纪第七
    《北齐书》 第七卷  补帝纪第七
    武成高湛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聘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和公主」。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元象中,封长广郡公。天保初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八卷  补帝纪第八
    《北齐书》 第八卷  补帝纪第八
    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皇帝之长子也。母曰胡皇后,梦于海上坐玉盆,日入裙下,遂有娠。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于并州邸。帝少美容仪,武成特所爱宠,拜王世子。及武成入纂大业,大宁二年正月丙戌,立为皇太子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六卷  列传第八
    《北齐书》 第十六卷  列传第八
    段荣子韶孝言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也。祖信,仕沮渠氏,后入魏,以豪族徙北边,仍家于五原郡。父连,安北府司马。荣少好历术,专意星象。正光初,语人曰:「《易》云'观于天文以察时变',又曰'天垂象,见吉凶',今观玄象,察人事,不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十七卷  列传第九
    《北齐书》 第十七卷  列传第九
    斛律金子光羡兄平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也。高祖倍侯利,以壮勇有名塞表,道武时率户内附,赐爵孟都公。祖幡地斤,殿中尚书。父大那瑰,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天平中,金贵,赠司空公。金性敦直,善骑射,行兵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二十五卷  列传第十七
    《北齐书》 第二十五卷  列传第十七
    张纂张亮张耀赵起徐远王峻王纮张纂,字徽纂,代郡平城人也。父烈,桑乾太守。纂初事尔朱荣,又为尔朱兆都督长史。为兆使于高祖,遂被顾识。高祖举义山东,刘诞据相州拒守,时纂亦在其中。高祖攻而拔之,以纂参丞
    历史典籍
  • 《北齐书》 第五卷  补帝纪第五
    《北齐书》 第五卷  补帝纪第五
    废帝高殷废帝殷,字正道,文宣帝之长子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初学反语,于「迹」字下注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耶?」常宴北宫,独令河间王勿入。左右问其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