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书籍大全

最新列表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鲛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鲛鱼
    (无鳞鱼)补脾利水鲛鱼(专入脾)。即海中之鲨鱼者是也。生于南海。背皮粗错。可 刀把。其肉作脍。(鲜活切片。沃以五味。生食为脍。)能补五脏。功亚于鲫。盖鲫补脾利水。想此亦属利水之品。故有功亚于鲫之说也。皮治尸疰蛊毒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乌贼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乌贼鱼
    (无鳞鱼)入肝补血入肾乌贼鱼(专入肝。兼入肾)。肉按书止言气味酸平。又言其味珍美。食则动风与气。其治载能益气强志。及通妇人月经。可知其性属陰。故能入肝补血。入肾强志。而使月事以时而下也。又考书言乌贼鱼既能吸波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纸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纸鱼
    (鱼)养中和胃纸鱼(专入脾胃)。即书所云 残鱼者是也。气味甘平。不入治疗。据书止言出于苏松浙江。大者不过三四寸。身圆无鳞。洁白如银。小者尤胜。鲜食最美。曝干亦佳。作羹食之。可以宽中健胃。而无油腻伤中之患。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石斑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石斑鱼
    (鱼)服之有毒令人头痛泄石斑鱼(专入)属。凡服之者。无不谓患头痛作泄。盖此生于南方溪涧水石之处。长数寸。白鳞黑斑。浮游水面。闻人声则 然深入。其鱼有雌无雄。二三月与蜥蝎合于水上。其胎毒人。南方有土蜂。土人杀此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鳅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鳅鱼
    (无鳞鱼)治经终风邪兼补肝肾之气强筋壮骨鳅鱼(专入经络。兼入肝肾)。禀土陽气以生。性善穿穴。力坚而锐。无足能窜。与蛇同性。(时珍曰。南人鳝肆中。以缸贮水。畜数百头。夜以灯照。其鳝有花者。必项下有白点。通身浮水上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青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青鱼
    (鱼)利水除脚气目昏青鱼(专入肝。兼入脾)。味甘性平。色青。(颂曰。状似鲩而背青。)故书载能入肝通气。入脾利水。凡人因于湿热下注。而见脚气疼肿。湿热上蒸。而见眼目不明。皆当用此调治。以此好啖蚬螺。蚬螺则能利水。故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鲨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鲨鱼
    (鱼)暖中益气鲨鱼(专入脾胃)。即南方溪涧中之小鱼。非海中鲨鱼也。海中鲨鱼。本名鲛鱼。溪涧沙。因居沙沟。吹沙而游。咂沙而食。故以沙名。味甘气平无毒。究其主治。止曰暖中益气。因其味甘性平而然。服之可使中气温和。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鳜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鳜鱼
    (鱼)治痨瘵血蛊鳜鱼(专入脾胃)。即俗所云桂鱼者是也。味甘性平小毒。按书言此性最疏利。凡腹内聚有恶血水蛊。服此最属有效。故于痨瘵最宜。昔有邵氏年十八病瘵。累年不愈。偶服鳜鱼而痊。非其性最疏利。能治恶血虫蛊之意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白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白鱼
    (鱼)利肺水开胃气白鱼(专入肺胃。兼入肝)。味甘气平。形窄腹扁鳞细。头尾向上。肉有细刺。(武王白鱼入舟。即此。)功专入肺利水。开胃。故金匮治淋。每用白鱼同滑石以投。名曰滑石白鱼散。取其长以治水。兼助乱发以破血。血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鲩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鲩鱼
    (鱼)鲩鱼(专入脾胃)。食品味长。江湖与池皆有。以草为饲。常与青鲢混杂。故名曰鲩。又名曰鲲。(时珍曰。鲩因其性舒缓而名。)第在池中。则味甘温无毒。时珍言其暖中和胃。即是此物。若在江湖所蓄。则饲非尽青草。常有秽恶混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鲦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鲦鱼
    (鱼)温胃止泄鲦鱼(专入肠胃心)。江湖小鱼耳。时珍曰。长仅数寸。形狭如扁。状似柳叶。鳞细而整。洁白可爱。性爱群游。洵小鱼中之最善者也。味甘性温无毒。据书言其主治。有曰暖胃止泻。是其性温之力。又曰煮食已忧。得非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鲢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鲢鱼
    (鱼)温补脾鲢鱼(专入脾肺)。性最急迫。开水即跳。与诸鱼性绝不相同。味甘性热。且食诸鱼之遗。故书载能补中益气。而又载其多食则有助长湿热。变生渴热疥疮之病也。鱼有皂白二种。大者头大。白者腹腴。皆与鳝鱼之性相似。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鱼
    (鱼)温胃益人鱼(专入胃)。形状似鲢。而究实不相同。盖鲢首细而白。而 则首大而黑也。鲢则水动而跃。而 则水即动而不跃也。且鲢之美在腹。而 之美在头。鲢之性动而燥。而 之性则稍亚于鲢也。(时珍曰。 为鱼之下品。故有庸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猫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猫
    (兽)治鼠 幽僻鬼怪之疾猫(专入肝肾)。一捕鼠小兽耳。何书开载治疗甚多。谓肉作羹。则能以治鼠 蛊毒。(鼠不论已溃未溃。服之皆验。蛊毒亦少食猫肉。则蛊不能为害。)头骨则能以治痘疮倒靥。(倒靥用人猫猪犬四头骨以治。)并多年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鲥鱼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鲥鱼
    (鱼)温补脾肺鲥鱼(专入脾肺)。生江中者。大而色青。味极甘美。生海中者。小而色赤。味则稍薄。皆为席中所尚。置于暗室之中。则能生光。血非常鱼可比。性温无毒。食能补中益气。而无之虑。较之于鲢。则性稍和。然惟夏时则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竹鸡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竹鸡
    (原禽)竹鸡(专入心脾肝)。状如小鸡。无尾。性好食蚁。又食半夏苗。故谚有言。家有竹鸡啼。白蚁化为泥。又唐小说有言。崔魏公暴亡。太医梁新诊之曰。中食毒。仆曰。好食竹鸡。新曰。竹鸡多食半夏苗。命捣姜汁抉齿灌之。遂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斑鸠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斑鸠
    (林禽)温补肾肺斑鸠(专入肺肾)。虽属野味。然味甘性平。治能补肾明目。补肺益气。与于家鸽气味治功。恍惚相似。是以范汪治目则有斑鸠丸。总录治目则有锦鸠丸。惟贤则谓斑鸠明目。是即补肾。肾补而目始明。时珍又谓斑鸠因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鹅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鹅
    (水禽)腻滞壅发之品鹅(专入脾。兼入肝肺)。肉按书有言味甘性平。有言味辛性凉。有言气味俱浓而毒。有言服则解热。有言服则发风发疮。持论不同。臆见各一。究之味甘不补。味辛不散。体润而滞。性平而凉。人服之则可以解五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凫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凫
    (水禽)补中利水凫(专入脾胃。兼入肺肾)。即野鸭。又类鸿雁。夏藏冬见。群飞蔽日。味甘气平无毒。其肉肥而不脂。美而易化。凡滞下泄泻。喘咳上气。失血产后之症。服此最宜。以其具有补中利水之功也。但在九月以后。立春以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鹧鸪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鹧鸪
    (原禽)解温疟蛊毒仍防乌头半夏苗鹧鸪(专入脾胃心)。性畏于露。早晚稀出。夜栖于木。叶蔽其身。其性好洁。(时珍)常食乌头半夏苗。故书载其气味甘温。但有小毒。食之者须防咽喉头脑肿痛。犯此宜用生姜甘草解之。(类说云。杨玄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雉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雉
    (原禽)治蚁 下痢然终有毒害人雉(专入心。兼入胃)。由异气所感。灵蛇所变。不得山川之气。遂其飞腾。则得沧溟之气。恣其吞吐。是与虹 出没无异。时珍云。雉属离。鸡属巽。故凡鸡煮则冠变。雉煮则冠红。飞必先鸣。食多虫蚁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雁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雁
    (水禽)通利血气雁(专入肺。兼入肝肾)。状考之时珍。谓有苍白二种。今人以白而小者为雁。大者为鸿。苍者为野鹅。亦曰 鸟。尔雅谓之 也。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陽。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木耳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木耳
    (芝杨)解肠胃热毒成痔木耳(专入大肠胃)。生非一木。良枯莫辨。(权曰。蕈耳古槐桑树上者良。柘木者次之。其余树木多动风气。发痼疾。令人肚下急。损经络背膊。闷人。藏器曰。木耳从下过者有毒。枫木上生者令人笑不止。采归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蘑菇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蘑菇
    (芝杨)清膈化痰蘑菇(专入肠胃肺)。本于桑楮诸木。埋于土中。浇以米泔而生。味甘气寒。(正要曰。有毒。李时珍曰。无毒。)色白。柔软中空。状如未开玉簪花品。又有形如羊肚蜂窠眼。故又有别其名曰羊肚菜。味甘如鸡。故又有别
    古代医书
  •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菱角
    本草求真:上编 卷七·食物-菱角
    (水果)生止胃渴熟滞肠胃菱角(专入肠胃)。种类虽多。(汪昂曰。有三角四角老嫩之殊。武陵记曰。三角四角者为菱。两角者为 。 花随月而转。)气滞则一。即书有言安中消水。止渴解酒。疗疟治痢。及有红泻白补。生降熟升之说。然
    古代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