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最新列表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地藏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尔时铁围山内,有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俱诣(yì)忉利,来到佛所。所谓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称佛名号品第九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称佛名号品第九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pán)。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如来赞叹品第六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如来赞叹品第六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吾灭度后,汝等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利益存亡品第七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利益存亡品第七
    利益存亡品第七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途,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suì)。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尔时佛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地狱名号品第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地狱名号品第五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分身集会品第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衹(qǐ)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nuó)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辈,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二十一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二十一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二十一讲这108问涵括了佛法的言辞语句相,这些言辞语句相是方便我们理解,我们大概地了解一下,佛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些问题。“何因称比丘?何故名僧伽?”比丘和僧伽还不是一回事,要是我们不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香赞
    地藏菩萨本愿经:香赞
    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觉林菩萨偈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
    佛经书籍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dāo)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yào)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二十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二十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二十讲上回说到108个问题,总持一个原则,一切唯是心。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看法分别意识所得,有点类似我们在《楞严经》上所学的文殊菩萨的偈颂。那个是侧重于文殊菩萨修行思惟的心路去总结的,这个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八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八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八讲我们前面讲到法和非法都应舍,法和非法的意思就是正确和不正确,对与错的问题。第一品主要的意义是让我们摆脱所谓是非观念的束缚,我们对身心世界宇宙的感受,都源自于是非,我们看待一切问题都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九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九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九讲下面这段用心去听,这段是真实的境界,前面大慧菩萨以自己真实的认识和感受,去描述了所谓的他见的佛的境界,为什么说是他见的佛的境界?因为他是修行证量的法身大士,是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般若这种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六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六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六讲我们上次讲到“又如诸识相虽是一,随于境界有上中下、染净、善恶种种差别。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大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七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七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七讲上次讲到舍非法义,“是名舍法及舍非法”所谓正确和不正确,你认为的道理和不认为的道理实际上都是一种虚妄分别。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你还是要有自己的感受。这里告诉你所谓的非法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四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四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四讲尔时,楞伽王蒙佛许已,即于清净光明如大莲华宝山顶上从座而起,诸婇女众之所围绕,化作无量种种色华,种种色香、末香、涂香,幢幡幰盖、冠佩璎珞,及余世间未曾见闻种种胜妙庄严之具。又复化作欲界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五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五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五讲“时,夜叉王更著种种宝冠璎珞,诸庄严具以严其身,而作是言:‘如来常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云何得舍此二种法?”我们上一讲也说过所谓的法和非法之义,我们所看到的世间就是两种义,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二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二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二讲前面这段经文佛认可楞伽王所认识到的道理,是为他重申一遍加以印证的一个过程。“楞伽王,汝欲问我,宜应速问”,楞伽王思维的正解脱的道理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但是要有佛的印证。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三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三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三讲上回说到“以三昧水而灌其顶,复现无量莲华围绕,无数菩萨于中止住,与诸众会递相瞻视,如是境界不可思议”,这些境界都来自安住于智慧所观察到的身心如实的现象。这里有个首要的条件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讲我们上回说到“能以妙慧转所依识,能修菩萨大乘之道”。我们看待一些问题,能否进入它的真实境界,这是关键。如果你不能进入它真实的境界和受用,那不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因为我们做
    佛经书籍
  •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一讲
    楞伽经解读:解读《楞伽经》第十一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一讲在我们的理解里对成就佛道的功德有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从经典上的记载就能看得出来,现在很多的所谓世间研究佛法的人,认为成佛呀佛法啊,佛祖菩萨都是一种类同世间所谓有智慧的那些人。这种
    佛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