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最新列表

  • 宗镜录略讲:第34章 幻境不栖无住心
    宗镜录略讲:第34章 幻境不栖无住心
    举幻术文字中种种幻相无所住处喻,明幻术文字之体了无处所,如何所求。经典指出一切幻术文字的种种幻相。电影、幻灯片就是幻术,如梦如幻,是变把戏的变出来的东西。幻术师告诉你是假的,可是你当场看是真的。这个世界的一切,也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31章 遥兮飞天凤
    宗镜录略讲:第31章 遥兮飞天凤
    有情无情皆悉同体,入此三昧所感业故,令一切众生及以树木涌泉悉皆归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他说由于善业的业力所感而到达三昧(悟道)的境界,此时一切有情的众生,及无情的树林、涌泉,全都归到法性之流,平静了!佛经甚至记载,树木自然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9章 朗朗空中罪福明
    宗镜录略讲:第29章 朗朗空中罪福明
    上次讲到“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这个问题还没有答复完。“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证果,这是引用佛经上所说。大家要特别注意!后世学佛多半是依人不依法,很多人拜老师、拜师父变得情感化,以老师或以这宗派为主,把正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30章 巍巍大人法
    宗镜录略讲:第30章 巍巍大人法
    接下来引证《楞严经》上的话:楞严会上佛告阿难: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这是佛所说修证的法门。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想修行成佛做工夫,靠什么做工具?一切佛法的修证,除了此身心以外,没有另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7章 春去引得千春来
    宗镜录略讲:第27章 春去引得千春来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临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翳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槃中。这一段引了许多佛经经文,看似重复,仔细看都不是重复,那是因为文字翻译得太好、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8章 空心具足八万门
    宗镜录略讲:第28章 空心具足八万门
    下面一节是《金刚经》的论,就是叫我们“不住于法”:如是则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何者?若不见一麈则无所取,若无所取亦无可与,是布施义,是大舍义。布施就是舍,换句话说,就是空掉,心不住法而空掉。经常有人说心空了,你有个空心已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5章 转身不踏来时路
    宗镜录略讲:第25章 转身不踏来时路
    现在继续《宗镜录》原文:复次,智者观是寿命,犹如河岸临峻大树,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无怜愍者。有智慧的人看我们现在活着的寿命,非常危险、脆弱,随时有死亡的可能,等于吊在河岸边、悬岸上的大树上,随时一震动一松脱就没有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6章 欲舟总向魔域航
    宗镜录略讲:第26章 欲舟总向魔域航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我当令彼住于清净身语意业正命法中。学佛的人第一步要放弃贪瞋痴。老实讲,修道人的贪心比任何人都严重,至少贪图成佛,说是什么都不要,其实什么都要。贪取自己跳出生死、了生死,这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3章 生死两幻命何寄
    宗镜录略讲:第23章 生死两幻命何寄
    如《大涅槃经》云:复次菩萨修于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大涅槃经》是佛快要圆寂的时候说的。永明寿禅师现在引用《大涅槃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4章 命如电影生已灭
    宗镜录略讲:第24章 命如电影生已灭
    我们继续上次所讲生死的问题。关于这点,有位道友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佛说“众生寿命复速坚疾”。一切众生(众生不仅指人)的寿命都消逝得非常快速,比坚疾天天人飞行的速度还要快快到什么程度,佛经形容是“一息一眴众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1章 天水潺潺谁解饮
    宗镜录略讲:第21章 天水潺潺谁解饮
    上次介绍到唯识宗的三性,有很多人搞错了,以为唯识宗的三自性、三无性教义,与般若宗或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的性有冲突,当然,对佛学深入一点的不会搞错,一般研究佛学则容易弄错,道理何在?法相宗唯识所讲的三自性,是指一般形而下万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2章 张口辟洞庭
    宗镜录略讲:第22章 张口辟洞庭
    现在继续讲《宗镜录》第四十三卷。故《法华经》偈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我们上次提过大势佛,每一位佛的名号都有其佛法上的意义,所谓大势佛就是“时间到”,业力的力量到了某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9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宗镜录略讲:第19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是以未知心佛之宝,甘处尘劳。才闻性觉之宗,便登圣地。一般人不知心即是佛,自性本心就是佛,自他不二。“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时间是相对的,只在一念之间。三千大千世界,自己与他方国土都是一体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20章 忍教哀乐作主翁
    宗镜录略讲:第20章 忍教哀乐作主翁
    《宗镜录》卷四十三,前面先说明经教的重要,也就是说一个修证的人,必须把经教(包括学说)和修行功夫合一,不能偏废。接下来就谈到经典所提“心”与“识”的课题。研究唯识,事相上比较枯燥乏味,但其中道理深奥,这同时说明了一个原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7章 多闻如烛助道明
    宗镜录略讲:第17章 多闻如烛助道明
    自从受身含识已来,居三界尘劳之内,犹热病见鬼,于非怨处认怨;若翳眼生华,向无爱中起爱。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觉知,莫能暂省,今更不信,复待何时?“受身含识”四个字要特别注意。譬如六道轮回,我们现在都是人,有身体存在,身体是有构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8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宗镜录略讲:第18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宗镜录》四十三卷引用了许多佛经原文,重点在说明佛学修持不一定看经,道在自心。但反而言之,看经却又非常重要,不要认为明白道理便可以不研究经典,那是很大的错误,他已经说过理由。禅解相应如《华严经》云:欲度众生,令住涅槃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5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宗镜录略讲:第15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上次,我们提到二祖向达摩祖师求安心,首先提出来有个问题:“安心”,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不但普通人,任何一个人都觉得安心之难。因为学佛、修道,学了一辈子还是安不了心;反过来说,此心真安了,返回佛性了,就是普通人也成佛了。这是第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6章 尽乾坤是个眼
    宗镜录略讲:第16章 尽乾坤是个眼
    上次讲到“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重点是:要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就必须把唯识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真正彻底地明白见性的道理。下面是介绍当时宏扬唯识的人:遂乃护法菩萨,正义圆明。西天大行,教传此土。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3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宗镜录略讲:第13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一一因果属对,相似具足,仍对治种种法门,始得见性成佛。我们这一生所遭遇的,举凡生理、心理、环境、家庭、社会、国家、天下等等都有其因果关系,形成我们现在的报应。这些因果都有“属对”,也就是有它的来由,我经常体会到的很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4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宗镜录略讲:第14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宗镜录》到此卷第四十二,是说明因果的问题。将世间、出世间法的因果和三乘道的修行因果都说明了。最后提出来,以《华严经》所标示的“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为彻底究竟。对于因果的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得那么严重,大家也许会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1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宗镜录略讲:第11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现在再来解释“定”,前面谈到“定转变自在”,定可以使我们产生转变,而得到自在,原来是“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众生因习气而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2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宗镜录略讲:第12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次论诸佛因果者,如《华严论》云: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次论诸佛因果者”,学佛、出世间的因果,据李长者的《华严经合论》所提,修出世道的有三种因果。第一种“亡言绝行”,浅显地说,就是我们修持佛法,打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09章 古镜坦坦轮回长
    宗镜录略讲:第09章 古镜坦坦轮回长
    研究完四十二卷后,从四十三卷开始是关于唯识的讨论。这是研究唯心唯识学理最重要,也是学佛最基本的地方。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之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10章 命河推出因果浪
    宗镜录略讲:第10章 命河推出因果浪
    如《贤劫定意经》云:指长吉祥,见者悦然,无不吉利,此者皆是一心之报。又云:其演光明,无所不照,多所安隐,是一心报。又云:威光巍巍,无见顶相,是一心报。永明寿禅师引用佛经说明,大藏经有一本经叫《贤劫定意经》。我们这个劫数叫圣贤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07章 按部就班五阶学
    宗镜录略讲:第07章 按部就班五阶学
    现在继续看序文。是以普劝后贤,细垂玄览,遂得智穷性海,学洞真源。此识此心,唯尊唯胜。文字简单易懂,就是说“心、识”两门最重要,佛学理论见地和用功的法门,即心、识两门所开展出来的性宗与相学。所谓般若性宗,是明心见性、形
    佛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