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最新列表

  • 左传: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
    左传: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
    -----听乐观舞论德政 【原文】 吴公子札来聘①。……请观于周乐②。使工为之歌《周南》、 《召南》③,曰:“美哉!始基之矣(4),犹未也,然则勤而不怨矣(5)。”邶 为之歌《邶》、《庸》、《卫》(6),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
    历史典籍
  • 左传: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
    左传: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
    -----一上下其手最可恨 【原文】 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1),闻吴有备而还。遂侵郑。五月,至于城麇(2)。郑皇颉戌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 子围与之争之(3),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 伯州犁曰:“
    历史典籍
  • 左传: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左传: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刺客的赌博游戏 【原文】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①,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②,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③,遂聘于晋,以观诸侯。......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 我,王嗣也④,
    历史典籍
  • 左传:祁奚举贤(攘公三年)
    左传:祁奚举贤(攘公三年)
    -----不偏不党的滋味 【原文】 祁奚请老(1),晋侯问嗣焉(2)。称解狐(3)——其仇也。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对曰:“午也可(4)。”于是羊舌职死矣(5),晋侯曰:“孰可以 代之(6)?”对曰:“赤也可(7)。”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8),羊
    历史典籍
  • 左传:楚归晋知蓥(成公三年)
    左传:楚归晋知蓥(成公三年)
    -----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恩怨 【原文】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①,以求知蓥②。于是 l饩涨五x矣③,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4),臣不才, 不胜其任,以为俘馘⑤。执事不以鼓(6),使归即7)
    历史典籍
  • 左传: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左传: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有关说客的是与非 【原文】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1),曰: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2),申之以盟誓(3),重之以 昏姻(4)。天祸晋国⑤,文公如,惠公如秦。无禄(6),献公即世(7)。穆 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
    历史典籍
  • 左传: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
    左传: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
    -----对外扩张治不了政治病 【原文】六月,晋、楚遇于鄢陵(1)。范文子不欲战。欲至曰:“韩之战, 惠公不振旅(2);萁之役,先轸不反命(3);泌之师,lB不复从(4);皆晋 之耻也!子亦见君子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也。”文子曰: “吾先君之亟
    历史典籍
  • 左传:晋鞌之战(成公二年)
    左传:晋鞌之战(成公二年)
    -----勇斗须在关键时 【原文】 楚癸酉,师陈于鞌(1)。邴夏御侯,逢丑父为右②。晋解张御 克,郑丘缓为右(3)。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4)”。不介马而驰 之⑤。克伤于矢,流血及屨2未灸?6),曰:“余病矣(7)!”张侯 曰:“自始合(8),而
    历史典籍
  • 左传: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左传: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光明与黑暗的抗争 【原文】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 夫胹熊蹯不熟③,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赵盾、士季 见其手(6),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则莫之 继也。会
    历史典籍
  • 左传: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
    左传: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
    -----尔虞我诈不会绝迹 【原文】 楚子使申舟聘于(1),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 晋(2),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3),曰:“郑昭、宋聋(4),晋 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5)。 及宋,宋人
    历史典籍
  •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 【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1),且贰于楚也(2)。晋 军函陵(3),秦军汜南(4)。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5):“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6),师必 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力也
    历史典籍
  • 左传: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左传: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利令智昏必遭惩罚 【原文】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1)。出绛(2),柩有声如牛(3)。卜偃使大夫拜(4),曰:“君命大事(5)将有西师过轶我(6),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7):“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8),若潜师以来(9),国可得也(10)。
    历史典籍
  • 左传: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
    左传: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
    -----依*智慧和实力才能无畏 【原文】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1),使受命于展禽(2)。齐侯未人竟(3),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4),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5)”齐侯 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
    历史典籍
  •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
    -----仗越打越精 【原文】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1)。楚师背郄而舍(2),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3):“原田每每(4),舍其旧而新是谋(5)。”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候,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6),
    历史典籍
  •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
    -----磨难是一笔财富 【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2),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3),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颌魏武子、 司空季子(4)。狄
    历史典籍
  • 左传: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
    左传: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
    -----最能适应者为强者 【原文】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1),卜之(2),不吉;筮之(3),吉。公 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4),不如从长。且其繇曰(5):“专 之渝(6),攘公之羭(7)。一薰一莸(8),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 立
    历史典籍
  • 左传: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左传: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智慧是弱者的盾牌 【原文】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日(2):“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3),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4)。不虞君之涉吾地也(5),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6):‘五候九伯(7),女实征之(8
    历史典籍
  •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 “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3)。”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
    历史典籍
  • 左传:石碏大义灭亲(隐公三年、四年)
    左传:石碏大义灭亲(隐公三年、四年)
    -----让自然本能服从于道义 【原文】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①,曰庄姜②,美而无子,卫人所 为赋《硕人》也③。又娶于陈①,曰厉妫(5)。生孝伯,早死。其娣戴 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于州吁,嬖人之于也①,有宠而好兵,公弗
    历史典籍
  • 左传: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左传: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两军交战智者胜 【原文】十年春,齐帅伐我①。公将战(2),曹刿请见(3)。其乡人曰(4):“肉食者谋之⑤,又何间焉(6)?”刿曰:“肉食者鄙③,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③,必以分人” 对曰:“小
    历史典籍
  • 尚书:酒诰
    尚书:酒诰
    酒诰(1)周公发布的戒酒令 【原文】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2)。乃穆考文王(3),肇国在西土(4)。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5):‘祀兹酒(6)。’惟天降命,肇我民(7),惟元祀(8)。天降威(9),我民用大乱丧德(10),亦罔非酒
    历史典籍
  •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gōng)叔段。庄公寤(wù)【通.啎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爱共(gōng)叔段,欲立之。亟( qì )请于武公,公弗(fú)许。 及庄公即(jí)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tā )【通
    历史典籍
  • 尚书:康诰
    尚书:康诰
    谨慎严明的施用刑罚 【原文】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1)。人有小罪,非眚(2),乃惟终自作不典(3),式尔(4),有厥罪小(5),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6),适尔,既道极厥辜(7),时乃不可杀。” 王曰:“呜呼!封,有叙时(8),乃大明服(9
    历史典籍
  • 尚书:康诰(用德政去征服人心)
    尚书:康诰(用德政去征服人心)
    用德政去征服人心 【原文】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祇遹乃文考(2),绍闻衣德言(3)。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民。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4)。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5),弘于天(6),若德裕乃身(7),不废在王命(8)。”王
    历史典籍
  • 尚书:周书
    尚书:周书
    得道多助 【原文】时甲子昧爽②,王朝至于商郊牧野③,乃誓。王左杖黄钺(4),右秉白族以麾(5),曰:“逖矣(6),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 御事(7),司徒、司马、司空(8),亚旅、师氏(9),千夫长、百夫长(10),及庸(11)。蜀(12)、羌(1
    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