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排名 古代兵法百科大全

最新列表

  • 止学:辩卷四
    止学:辩卷四
    1、物朴乃存,器工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译文】事物朴实无华才能得以保存,器具精巧华美才招致损伤。拙於言辞才能隐藏真意,话语说尽锋芒就显露了。2、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古代兵书
  • 止学:智卷一
    止学:智卷一
    1、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译文】过於聪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2、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译文】才能
    古代兵书
  • 止学:用势卷二
    止学:用势卷二
    1、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智者不衿。【译文】势力没有永恒的,仁德的人一会依靠它。势力埋伏著凶险,有智慧的人不会夸耀它。2、势莫加君子,德休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译
    古代兵书
  • 心相篇:第6篇
    心相篇:第6篇
    ·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译文】什么人能拜将封侯呢?有独挟盖世的胸襟、气魄的人。·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译文】什么人能以文章博得功名呢?格局清丽,神清气秀的人。·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古代兵书
  • 止学:内容简介
    止学:内容简介
    《止学》,这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当您开始学习此智慧时,您便已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上! 《止学》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朝大儒,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门下的弟子则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开国时的一批元勋魏
    古代兵书
  • 心相篇:第4篇
    心相篇:第4篇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译文】争强好胜的人虽能风光一时,却前程有限;不与人争,经常自我反省的人,福德厚实事业一定能发达。·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
    古代兵书
  • 心相篇:第5篇
    心相篇:第5篇
    ·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译文】为什么有人走上绝路自杀呢?君子刚愎自用而失败,小人冒险没成功,都可以导致自杀。·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译文】为什么有人夭
    古代兵书
  • 心相篇:第2篇
    心相篇:第2篇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栋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译文】能挑起重担又任劳任怨的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碰到一点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担一点责任的人,怎么能重用呢。·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
    古代兵书
  • 心相篇:第3篇
    心相篇:第3篇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译文】知足与自满不一样,知足的人守本分而有福禄,自满是傲慢自大,招灾是迟早的事;大才与庸才自然有区别:有实际能力的一定有成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七十计第七十二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七十计第七十二计
    第七十计 耳食传谣鬼谷子曰:“金门空物,众口能烁之,则以众口有私曲故也。”世多耳食之流,如闻群有誉甲者,则以甲为偶像,甲之一言一行,皆以为然,而不去深究甲言与行之真实,誉其者也许对甲并不完全了解,而闻者更是以讹传讹。第七
    古代兵书
  • 心相篇:第1篇
    心相篇:第1篇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译文】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吉凶。·出纳不公平,难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六十计第六十四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六十计第六十四计
    第六十计 诱敌之诱鬼谷子曰:“圣人所诱,愚智之事皆不疑。”圣人诱愚,则闭藏之,诱智,则拨之以情。第六十一计 间接观察鬼谷子曰:“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想考察一个人的虚实,我们往往从他平时流露出来的嗜好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六十五计第六十九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六十五计第六十九计
    第六十五计 善用敌人鬼谷子曰:“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在战争中,一个君主或统帅,不仅要能任用己方的贤才,而且也要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使敌人中的一些人为他所用。第六十六计 孤掌难鸣鬼谷子曰:“出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五十计第五十四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五十计第五十四计
    第五十计 下诏求贤鬼谷子曰:“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浴室。”圣明之人,应该想方设法去收揽人才。第五十一计 身后之计鬼谷子曰:“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使有余思也。”贤达之士,即使离开了人世,人们也往往深情的思念他。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五十五计第五十九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五十五计第五十九计
    第五十五计 两力均衡鬼谷子曰:“少则可以得众,故积不足可以为有余。”世上万物,既对立又同一。第五十六计 以隐为显鬼谷子曰:“用人之道,用之必隐,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聪明之士,往往不会到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四十计第四十四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四十计第四十四计
    第四十计 降人引路鬼谷子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易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手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一个将军或者统帅,他要说服利用别人的将卒,必然要投其所好,使其对自己有一种感恩的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四十五计第四十九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四十五计第四十九计
    第四十五计 脱困之法鬼谷子曰:“中经,谓振穷趋急。”鬼谷子《中经》讲的就是如何解救处于困难,有急难者,一个有大志的人,不论遭遇到什么环境,他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了脱困,他能受世人不能受之苦,偿世人不能偿之味,只有这样他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三十计第三十四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三十计第三十四计
    第三十计 四两千斤鬼谷子曰:“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一个统帅或者将领,应该知己知彼。这样,他就能以“四两”之力巧胜“千斤之力。第三十一计 万金间敌鬼谷子曰:“事皆有内捷,索使本捷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邑。”以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三十五计第三十九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三十五计第三十九计
    第三十五计 万年大计鬼谷子曰:“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一个智者,他的目光远大,不会因小失大,贪图近利而损名声。真正的才略绝不是贪近利而忽略大计远略的小聪明,而是既要面面关顾,又能大刀阔斧的兴利除弊,既老谋深算,又能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二十计第二十四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二十计第二十四计
    第二十计 三教九流鬼谷子曰:“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求近,其有隐括,乃可挣,乃可求,乃可用。”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广泛的招纳各方面的人才。郑国子产是一个办公择而能使的人,公孙诨能知四国,火而善辩,裨谌、冯简矛能断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二十五计第二十九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二十五计第二十九计
    第二十五计 弱可攻强鬼谷子曰:“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也有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定也,此其道术行也,柔胜于刚强,故积弱可以为强。”弱与强,都是相对而言,在一定的情况下,弱也可以攻强,并能获得胜利。第二十六计 无中生有鬼谷子曰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十计第十四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十计第十四计
    第十计 推陈出新鬼谷子曰:“曲则全,枉则过,满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一切的创新,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没有对传统的继承,就无法谈创新。只有对传统有了彻底的了解,才能对其中的精华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十五计第十九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十五计第十九计
    第十五计 一点突破鬼谷子曰:“从外制内,事有因,由而随也。”我们要想从外部控制别人的内心,就应该懂得:必须抓住事物的关键环节,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第十六计 视微成巨鬼谷子曰:“察其事,论万物,别雌雄,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一计第四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一计第四计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变生于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于制事”。第一计 陽谋陰谋鬼谷子曰:“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陰或陽,圣人谋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于陽故曰‘明’,所谓主
    古代兵书
  •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五计第九计
    鬼谷子七十二术:第五计第九计
    第五计 盗尽天机鬼谷子曰:“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击、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象之宜。”鬼谷子认为,一个高明的人,在瞬息万变的事物中,应及时抓住事物转化的时机,去调整或执行自己的计划。第六计 一言兴
    古代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