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

古代兵书排名 古代兵法百科大全

最新列表

  • 阴符经:第7节
    阴符经:第7节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
    古代兵书
  • 阴符经:第4小节
    阴符经:第4小节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此节承前凶格而发。测得凶格,有灾祸降临,当采取避祸趋吉的措施。《老子》曰:"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吾既有身,如何才能"无身"?若说毁灭自身,吾又何存?此
    古代兵书
  • 阴符经:第5小节
    阴符经:第5小节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此节仍是遁甲格局又一举隅。《烟波钓叟歌》曰:"丙为勃兮庚为格,格则不通勃乱逆"。又"甲加丙兮龙回首,丙加甲兮鸟跌穴"。甲为木,丙为火,火生于木,即生火者木,初则火势
    古代兵书
  • 阴符经:第2小节
    阴符经:第2小节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此节承前节"宇宙在乎手"的布局内容展述其布局原理。是本"天人合一"之说。天与人,在遁甲中,分别以天盘九星代表天,人盘八门代表人。"天性人也",即指天盘九星之属性与人盘八门之属性
    古代兵书
  • 阴符经:第3小节
    阴符经:第3小节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此节承前节所述布局后所得格局判断之举隅。此所谓"天"即指"天盘","人"即指"人盘"。"天发杀机"即天盘受克制。"人发杀机"即人盘受克制。《奇门统宗.奇门秘诀总
    古代兵书
  • 阴符经:第0小节
    阴符经:第0小节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此节是全经之总纲,学说之根据。高度概括了《陰符经》总体内容,故曰:"尽矣"。"观天之道"谓"天之道"用"观"而取得。不但有其客观根据,而且有其具体方法,而非空洞理论。自有古天文学内容,包括古
    古代兵书
  • 阴符经:第1小节
    阴符经:第1小节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此节从总纲而展开论述。"故"即所以,乃申述"观天之道"的具体内容。"天有五贼"之"贼",即盗贼之"贼"。贼与盗对,经文中有"五贼三盗"之说。"贼"为明取强夺,"盗"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厚之卷八
    处世悬镜:厚之卷八
    厚之卷八【兵不厌诈,击敌无情。】译文:用兵直到是不排斥用诈的,为了击败敌人更是要无情。【在上者,患下之骄;在下者,患上之疑,故,下骄,上必削之;上疑,下必惧之。】译文:处上位的人,担心下面的人骄横自专;处下位的人,担心上面的人怀疑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舍之卷九
    处世悬镜:舍之卷九
    舍之卷九【伐欲以炼情,绝俗以达志。】译文:向欲望开刀而锻炼性情,抛弃俗世杂念以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大勇无惧,命之不惜,何足惧哉?】译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死生何所惧?【穷思变,思变则通;贵处尊,处尊则怠。】译文: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忍之卷五
    处世悬镜:忍之卷五
    忍之卷五【和者无仇,恕者无怨,忍者无辱,仁者无敌。】译文:与人为善、和气的人不会与人成为仇敌;会宽恕他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对他心生怨言;能够忍耐不利处境的人,不致于遭受到大耻辱;仁义之人,更加不会有敌手,万事可成。【忍一言风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信之卷六
    处世悬镜:信之卷六
    信之卷六【宽则得众,恭者宜人,信则信人,敏者功成。】译文:宽厚的人可以得到众人的拥戴,对人恭敬的人会让他人觉得相处舒心融洽,有信用的人别人也会相信他,为人机敏的人也会因此种种获得最后的大成功。【厚德可载物,拙诚可信人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曲之卷七
    处世悬镜:曲之卷七
    曲之卷七【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译文:流水曲曲弯弯,源远流长;道路曲曲弯弯,通向天边;为人能屈能伸,能获得顺利通达。【豪夺不如智取,己争不如借力。】译文:凭借蛮力强取不如凭借智力巧取,凭个人之力硬争不如借力打力。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止之卷三
    处世悬镜:止之卷三
    止之卷三【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译文:遇到让自己感到无比愤怒的事情,切莫急着火冒三丈;遇到天上掉下来馅饼这类好事,也别高兴得立时一蹦三丈高,恬淡的心境可以养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藏之卷四
    处世悬镜:藏之卷四
    藏之卷四【有功而能谦者豫;有才而恃显者辱。】译文:有了大功劳而又保持谦卑的人是快乐的;有了点才干就骄傲了,还拿来到处显摆的人会遭致侮辱。【山以高移,谷以卑安,恭则物服,骄则必挫。】译文:山峰因为高耸及天而被风雨侵蚀变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识之卷一
    处世悬镜:识之卷一
    识之卷一【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译文:天地之间自有其生存法则,即为道。按照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可成万事、立声命;违背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必会自取灭亡。【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炎炎之火,灭期近矣。】译
    古代兵书
  • 处世悬镜:行之卷二
    处世悬镜:行之卷二
    行之卷二【欲成事必先自信,欲胜人必先胜己。】译文: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首要的是做到足够的自信,想要战胜他人必定先要战胜自己。【君子受言以明智,骄横孤行祸必自生。】译文:君子是可以接纳他人的劝谏的人,这让他们更加聪明和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八章 防人之心(防诈类)
    经世奇谋:第十八章 防人之心(防诈类)
    第十八章防人之心(防诈类)[开宗明义]有的人太过忠厚,既不会推测、迎合人的心理,又没有先觉之明,终会落入口蜜腹剑者的圈套,以至于从高位跌下来。观看本篇防诈说明,则可以豁然明白如何防患于未然了。540 秦愚楚王秦昭王(公元前 3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九章 杂录(补遗类)
    经世奇谋:第十九章 杂录(补遗类)
    第十九章杂录(补遗类)[开宗明义]夏禹墓穴,汲冢藏书,奇妙丰赡,无法全录,仅摘取要点,探索精微,希望能够适用,所以把遗漏的补上,不分门类,也不按朝代,只要一言一事,能增加人的见识,就选录在这里了。579 奇货可居秦昭王的妃子夏姬,生个儿子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六章 诱敌以饯饵(饵敌类)
    经世奇谋:第十六章 诱敌以饯饵(饵敌类)
    第十六章诱敌以饯饵(饵敌类)[开宗明义]经书上说:“将夺取他的东西,一定得先给他一些好处。”或用厚币赠送,以满足他的贪求;或以卑微的言语来推尊他,以骄傲他的心志。然后趁他贪骄的疏忽、无防备的时候攻击他,就如破竹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七章 女中丈夫(智女类)
    经世奇谋:第十七章 女中丈夫(智女类)
    第十七章女中丈夫(智女类)[开宗明义]女德贵在温顺,其他方面略显拙意,是无伤大雅的。然而常有非常杰出的妇女,临机应变,计算从无失策,确是女中文夫。所以理所当然的能够名垂青史,与天地争辉。516 贤相的要件樊姬是楚国夫人,楚庄王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四章 胜券在握(制胜类)
    经世奇谋:第十四章 胜券在握(制胜类)
    第十四章胜券在握(制胜类)[开宗明义]用兵道,一定要在决定生死的地方,求必胜的把握,看时机可为再用兵,这样才能无往不利。否则,一入敌境,想求侥幸,实在没有多少机会。442 停止人贡试夏桀商汤想伐夏桀,伊尹说:“可以先用不入贡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五章 用间欺敌(用间类)
    经世奇谋:第十五章 用间欺敌(用间类)
    第十五章用间欺敌(用间类)[开宗明义]经书说:“兵不厌诈。”如罟暴寡、强凌弱,寡弱当然不敌罟强,就必须用间谍以疑惑大国强敌之心。这样去做,就可达到我人少但精诚一致、彼人虽多而相疑。我以精诚之师,破敌相疑之罟,这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二章 外交长才(贤使类)
    经世奇谋:第十二章 外交长才(贤使类)
    第十二章外交长才(贤使类)[开宗明义]大臣出使,若能达成任务,不但可以提振本国声威,更可以杜绝邻国非份之念,所以关系非常重大。假使用人不当,则难免丧权辱国。纵观历史上成功的使节,往往能随机应变,扭转局势,创造不朽的功业,而令捍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三章 分辩忠奸(能吏类)
    经世奇谋:第十三章 分辩忠奸(能吏类)
    第十三章分辩忠奸(能吏类)[开宗明义]用宝镜来照相貌,立刻能分辩出美丑,贤明的官吏判案,也马上能分辨忠奸。一般而言,刁民虚妄怪诞,即使经过三番五次的刺探,也常测不出实情;所以判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反复侦察的技术,才能使细
    古代兵书
  • 经世奇谋:第十一章 谋国忠臣(忠谋类)
    经世奇谋:第十一章 谋国忠臣(忠谋类)
    第十一章谋国忠臣(忠谋类)[开宗明义]凡是掌握国家重大决策;动辄影响国事成败的人,必须弹精竭虑,尽其所能,一心一意地为人民谋求最大的福祉,方可称之为忠于谋国。若像秦桧一般,畏忌忠臣,陷害贤良,则真是历史的罪人了。324 灌醉重耳
    古代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