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最新列表

  •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卷三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卷三
    辨惑篇释生物养人之疑(凡六辨)[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淩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卷四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卷四
    谨微录禁约部累世行慈修德,今朝偶尔邀荣。仁民爱物本相通,莫负当前光宠。但谓禁屠便是,其中诡弊无穷。从来衙役惯欺公,明者多遭戏弄。○居官者,恭遇朝廷圣诞(*皇帝生日),及千秋令节,与夫国忌之辰,皆当先期禁屠。○禁宰耕牛,原系奉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卷一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卷一
    因果劝(上)劝阅是集者(此篇是戒杀之纲领)仁列五常首,慈居万德先。皇哉三教论,异口若同宣。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庖人执,惊飞集案前。豕闻屠价售,两泪涌如泉。方寸原了了,只为口难言。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白刃千翻割,红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卷二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卷二
    因果劝(下)劝求功名者(以下言求福不宜杀生)海内操觚之士,夙而兴,夜而寐,继晷焚膏者,曰为求功名也。父诏子,师勉弟,惟日不足者,曰为求功名也。然而少年之士,每有早掇巍科;博古之儒,往往怀才不售。非荣枯得失,操之者天耶。既操之天,则合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
    “印造经文”[发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美。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天下最易失者人身,至难闻者佛法。如来不出世,则天上人间皆如长夜。不特庸流局于所见,即儒者亦囿于所闻。仰首观天,以为止此日月,而不知有微尘之刹土。以为厥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序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序
    圣教虽云大同,佛法实为最胜。不必深求奥义,即所制不杀一戒,可以断为圣中之圣,无可比伦矣。夫人无智愚,莫不以杀为极苦,生为大德。罪、福之甚钜者,莫过于戕生、止杀。而物类之好恶趋避,与人情初无少异。乃大烹用享,宴宾充庖之类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发明]篇中所言,皆帝君现身说法,故以“吾”字发其端。曰“一十七世”,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指示后人也。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便谓形神消灭,无复来生,所以肆行罔忌。帝君深惧此种自误误人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补阙
    安士全书:补阙
    安士先生撰辑此书,事理文义,悉皆周到。唯于帝君末后一世,及于公治狱、窦氏济人、宋郊救蚁、叔敖埋蛇五事,皆未曾录。或以他书俱载,后世咸知,故略之耳。然未曾博览者,不得而知,实为一大憾事。因按《阴骘文注证》,录而补之于此。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目次
    安士全书:目次
    原序阴骘文全文补阙上卷自首句至“上格苍穹”皆帝君实事,出《文昌化书》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天赐兴儒补衮和衷惇睦亲族初闻佛理情动入胎不愧孝友殛罚淫神降嗣赤帝邛池化龙遇佛得度幽明交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阴骘文广义》原序
    安士全书:《阴骘文广义》原序
    《易》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书》言:“作善,降之百祥。”左氏言:“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故知福善祸淫,乃宇宙中必然之理。三教宗旨,无异同也〖犹言互不矛盾〗。儒者闻因果之说,出于释氏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又序(光绪戊申年印光法师序)
    安士全书:又序(光绪戊申年印光法师序)
    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寂照不二,真俗圆融。离念离情,不生不灭。谓之为有而不有,不有而有。谓之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生佛皆由此出,圣凡俱莫能名。类明镜之了无一物,而复胡来汉现。犹太虚之远离诸相,不妨日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又序(光绪七年张守恩重刻序)
    安士全书:又序(光绪七年张守恩重刻序)
    曩者予未学佛,客有以周安士先生《全书》示予者,予翻阅数篇,即愤形于色,有不欲观之者矣。客惊询曰:“子何为其然也?”予曰:“安士先生所言,与某先生大相龃龉。子以安士先生所言为是,然则某先生所言非欤?”客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读书须知
    安士全书:读书须知
    此书凡孔孟薪传,佛祖道脉,格致诚正,了生脱死,与凡日用云为,居心动念,一一发明,堪为规范。诚可谓借世间之因果,示作圣之玄猷。实如来随机利生之妙道,众生离苦得乐之真诠。读者当与佛经一律看,宜存敬畏,切勿亵渎,则福无不臻,灾无不消
    佛经书籍
  • 安士全书:重刻《安士全书》序
    安士全书:重刻《安士全书》序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二者之中,淫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清净,了无丝毫蒂芥者,唯断惑证真之阿罗汉方能之耳。余则爱染习气,虽有厚薄不同,要皆缠绵固结于心识之中,从劫至劫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91章 言行一如水同云
    宗镜录略讲:第91章 言行一如水同云
    永明寿禅师一再强调“性相融通,真妄交彻”的究竟佛法理趣,他又说:故知若欲深达法原,妙穷佛旨者,非上智而莫及,岂下机而能通。所以《法华经》偈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修持佛法要“妙穷佛旨”,深入了解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92章 大士由来是童军
    宗镜录略讲:第92章 大士由来是童军
    佛法的修行是要达到一切智慧的成就,所有善行都是在使众生刚强的个性调柔,而这些“皆是自法所行“,都是自动自发的行为。如先德云:一切佛事无边化门,皆依自法融转而行,即自心中有真如体大。今日体解,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89章 万象拈作一毛看
    宗镜录略讲:第89章 万象拈作一毛看
    永明寿禅师引用《起信论》方面的著疏讲了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的道理后,就再直心这一项续作说明:又此初一直心,唯正念真如之法,是宗是本,因此起深重心大悲心是行。修行不利世,你成佛与我何干?平常学佛讲“直心是道场”,什么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90章  道眼由见瞎
    宗镜录略讲:第90章  道眼由见瞎
    讲究十心的内涵以及一念顿圆法界全体全用的圆满佛法后,接着《宗镜录》又再强调性相圆融的道理。是知一心为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相即性之相,是一中之多。性即相之性,是多中之一。若不了性,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识相,亦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87章 刹海繁兴孤零里
    宗镜录略讲:第87章 刹海繁兴孤零里
    接下来,所要讲的比较麻烦,它牵涉到“智辩”智慧的论辩这个严重的问题,也就是你修证佛法的见地是否彻底。以唯识的道理,比如四分法里的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来讲,相分包括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一切法,有物质可指的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88章 善行能发本明耀
    宗镜录略讲:第88章 善行能发本明耀
    守愚空坐,辜负四恩,若愚痴人,不分菽麦,似牛羊眼,罔辩方隅。现今对境尚不圆明,临终遇缘焉能甄别。直须达事通理,彻果穷因。无一法而不明,无一尘而不照,则见闻莫能惑,境界不能拘。永明寿禅师一边辩证佛法空与有、般若与唯识的深理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85章 吉乐一事无
    宗镜录略讲:第85章 吉乐一事无
    说明了唯识和般若必须合参的道理后,永明寿禅师又以维摩居士示疾的公案进一步分析。只如净名居士位临等觉,尚有原品无明实因疾未尽,现受后有生死实果疾犹存。如《净名疏》问:实报无障碍土,何得犹有烦恼四分之因疾。答:开菩萨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86章 自命超圣反落邪
    宗镜录略讲:第86章 自命超圣反落邪
    讲到这里,永明寿禅师引经据典论述了众生因贪瞋痴三毒所产生的业系是那么地严重,乃至你不要世间名利权势,想要超出世间悟一个道的境界,这还是“取自体一实谛,即是贪爱”,想得到自心自性的唯一真实的体悟,其实也还是在贪爱的执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83章 意密造山河
    宗镜录略讲:第83章 意密造山河
    若一切众生,但得人法俱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复更有何异法而敷演乎。如《瑜伽论》,是无著菩萨请弥勒所说。这是永明寿禅师替大家提出的问题,假使一切众生,人空法空都做到了,他已经无我,知道一切万物诸法,不管物质的,不管精神的,都
    佛经书籍
  • 宗镜录略讲:第84章 长生殿上空王仙
    宗镜录略讲:第84章 长生殿上空王仙
    是以智者大师,于净名疏中问云:今依龙树之学,何意用天亲之义。答:龙树天亲,岂不同入不二法门乎?今本为佛教,随义有所开而用释,何得取舍定执也。若分别界外结惑生死及诸行名义,当细寻天亲所作,若观门遣荡安心入道,何过龙树。看到这
    佛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