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

佛经书籍有哪些 佛经书籍书名大全

最新列表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云何真实诸菩萨相。嗢拖南曰真实诸菩萨五种相应知自性依处果次第摄五转谓诸菩萨有五真实菩萨之相。若成就者堕菩萨数。何等为五。一者哀愍。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问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当知何行何状何相。答若诸菩萨先于极欢喜住。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云何菩萨修正四依。谓诸菩萨为求义故从他听法。不为求世藻饰文词。菩萨求义不为求文。而听法时虽遇常流言音说法。但依于义恭敬听受。又诸菩萨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六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六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复有四种法嗢拖南。诸佛菩萨欲令有情清净故说。何等为四。一切诸行皆是无常。是名第一法嗢拖南。一切诸行皆悉是苦。是名第二法嗢拖南。一切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嗢拖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名略说静虑谓九种相静虑。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一者自性静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云何菩萨供养亲近修习 无量。嗢拖南曰供三宝亲善友修无量最为后云何菩萨于如来所供养如来。当知供养略有十种。一设利罗供养。二制多供养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二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云何菩萨难行戒。当知此戒略有三种。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戒。又诸菩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嗢拖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九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九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九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施品第九复次菩萨次第圆满六波罗蜜多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慧波罗蜜多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余云何菩萨因摄果摄自利利他。略说应知三因三果。何等为三。一者异熟因异熟果。二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云何异熟。谓略有八。一者寿量具足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云何诸佛菩萨威力。当知略有三种。一者圣威力。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调柔故善修心。故是名圣威力。二者法威力。谓诸胜法有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二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渐次生起七种作意。所谓最初了相作意。最后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证得阿罗汉果。修瑜伽师于四圣谛略摽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种姓品第一如是已说独觉地。云何菩萨地。嗢拖南曰初持次相分增上意乐住生摄受地行建立最为后有十法具摄大乘菩萨道及果。何等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三云何初修业者始修业时。于修作意如应安立。随所安立正修行时最初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谓善通达修瑜伽师。最初于彼依瑜伽行初修业者。如是教诲。善来贤首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一复次此嗢拖南曰七作意离欲及诸定广辩二定五神通生差别诸相观察于诸谛如实而通达广分别于修究竟为其后已得作意诸瑜伽师。已入如是少分乐断。从此已后唯有二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一如是已说补特伽罗品类建立。及所缘等乃至趣修有果无果。如应安立我今当说。总嗢柁南曰往庆问寻求方安立护养出离一境性障净修作意若有自爱补特伽罗初修业者。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二云何勤修缘起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谓依缘性缘起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此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三云何为学。谓三胜学。一增上戒学。二增上心学。三增上慧学。云何增上戒学。谓安住具戒等。如前广说。是名增上戒学。云何增上心学。谓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四如是于四念住串习 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颠倒。已能了达善不善法。从此无间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一问于如前所举所开示出离地中。有几品类补特伽罗。能证出离。云何建立补特伽罗。云何所缘。云何教授。云何学。云何随顺学法。云何瑜伽坏。云何瑜伽。云何作意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二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三复次初夜后夜常勤修习 觉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后夜。云何觉寤瑜伽。云何常勤修习 觉寤瑜伽。言初夜者。谓夜四分中过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后夜者。谓
    佛经书籍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四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佛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