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易经书籍

易经书籍

易经书籍大全 古代易经相关的书籍

最新列表

  • 我说参同契:第50讲
    我说参同契:第50讲
    水火土互涵前面讲到朱云陽真人解释坎中之金同离中之水的道理,这些都是形容词。“故曰,以金为堤防”,金者代表性,这个性就是本性;“水入乃优游”,这两句原文他都解释了,还没有完。他说“金水两物之中,本藏戊己二土”,这完全是陰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51讲
    我说参同契:第51讲
    气脉真通时的现象我们继续看批注,这是很重要的。上次讲到如何是真正的“坎离交会”,道家所谓结丹的现象。不管学佛学道、显教密宗,我们要研究人的生命,超越现实,进而永恒掌握自己的生命,除了这个路线以外,没有第二条路。也许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8讲
    我说参同契:第48讲
    笨人迷外丹我们继续朱云陽祖师的批注,“有等狂夫,自负高材博学,不求真师指授,妄认己意,传会丹经”,自认见解高的狂妄之士,不求明师指导,妄自牵强附会解释,“遂以凡药为铅束,以烧炼为炉火,以服饵为伏食,既不识端绪,又不知度量。于是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9讲
    我说参同契:第49讲
    还丹——金一半水一半这是很重要的一章啊,所谓“还丹法象”,这个能长生不死之药,脱胎换骨之药,叫做“丹”。但是这个不是外来的东西,是我们本来有的,“还”就是返回来,找到我们自己本有的长生不死之药,两个观念合起来称为“还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6讲
    我说参同契:第46讲
    刚才讲到水火在我们自身的作用,当静坐达到极清净的时候,就是水的境界;当我们坐到精神蓬勃,陽气上升的时候,就是火的境界。大凡碰到陽气精神极旺的时候就难了,因为一般人精神旺的时候念头空不了;到了精神衰败,念头自然清净,那是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7讲
    我说参同契:第47讲
    我们讲了好几段理论,与做工夫是有实际关系的。但是一般看来还是空洞的,我本来想把下面的一部分跳过去不讲,但是有些年轻同学认为还是需要讲,也帮助大家看古书,对旧文学多一些了解。从这个立场来看,这是东汉一代的文字,虽然古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4讲
    我说参同契:第44讲
    前面讲到“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这个四季刚才讲到在身体内部,心、肝、脾、肺等等,各有各的作用。“金砂入五内”,这个“金”字就是比喻金丹,伏食,真得到那个境界进到身体内部来了,道家后世俗话所谓工夫上身了。工夫上身,身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5讲
    我说参同契:第45讲
    同类相从章第十二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以砂为主,稟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欲作伏食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谷,覆鸡用其卵。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檟。类同者相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2讲
    我说参同契:第42讲
    中黄真土与金之父我们来看朱云陽祖师的批注,比我讲的好得多了。“此节,言真土妙用能使三家归一也。”真土这个代号,我们知道是真意。“戊己二土,分属水火”,道家观念拿代号来讲,水火都是土。“水火之中,便藏金木,而终始不离于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3讲
    我说参同契:第43讲
    真土对伏食的重要讲到丹道的“伏食”,所谓修持的方法,就是怎么样结丹。也就是说利用我们现在这个生命,生生不已的功能,产生新的生命,这个叫“丹”。这个结丹,道家讲是“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很自然地再回到我们这个身体上。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0讲
    我说参同契:第40讲
    婴儿  姹女  黄婆下面第十一章的重点是讲“伏食”,就是怎么吃进来,其实并不是真吃一个什么,而是自己本身的性命之药。现在第十一章就是讲这个道理,叫做“真土造化”。这个“土” 用五行来代表,我们现在先把它揭穿了,比较容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41讲
    我说参同契:第41讲
    喜爱外丹的麻烦上次讲到丹药,道家的名称“外丹”,是化学药物配制。古老的外丹,都是五金八石这些最强烈的毒药配制,要把毒药炼到没有毒性才吃下去。在道家的传记上,服食外丹成就的人非常多,不过在历史上,许多名人、皇帝吃了外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8讲
    我说参同契:第38讲
    上弦半斤  下弦八两我们这样的讲法,是为了配合一般青年同学,让他们比较容易了解,我想大家听得很辛苦,我讲得也很辛苦啊!因为诸位同学对中国旧有的文化太没有基础了。现在我们把朱云陽真人的注解念一下,一边解释。“此节言,两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9讲
    我说参同契:第39讲
    由始至终的金上次提到朱云陽真人的批注,就是道家观念,我们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道家与佛家都称为幻躯、躯壳,就是说这是一间房子,偶然暂用一下罢了。所谓本性,是佛家的用语,道家则说“太虚中一点真性”,形容我们真正的本性。这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6讲
    我说参同契:第36讲
    各种旁门修法刚才讲到“陰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这是讲密宗所教的什么男女双修,道家所讲的采陽补陰法门等等。现在国内外这一套都很乱,一般又加上性教育的观念或者性学的研究,越来越乱,这些都属于外道之流。下来还有“食炁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7讲
    我说参同契:第37讲
    伏食是什么下面第九章开始至第十五章,都是讲“伏食”,后世有些道书把这个“伏”字,写成“服”,也对。原始这个“伏” 字,是降伏的意思。我们已经讲过“御政”,就是一个原则,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所谓传统的道家。接着就是“养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4讲
    我说参同契:第34讲
    我们现在还是在讲这一段“两窍互用”。再提请大家注意,道家佛家的修持,虽然讲的是无为,是最高的标榜,但是用一切方法入手,还是有为的。下面讲有为的境界同身心都有关联。玉液还丹怎么来“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为金子,子藏母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5讲
    我说参同契:第35讲
    明辨邪正章第八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履罡步斗宿,六甲次日辰。陰道反九一,浊乱弄元胞。食炁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象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2讲
    我说参同契:第32讲
    上窍与下窍的功能我们刚才研究到“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先介绍有形的上下两窍。中国的道家及医学,把人的生命,从怀胎到出生归纳属于先天;一出娘胎是先天里头的后天;由婴儿知小孩阶段,女性第一个七年,男性是第一个八年,都还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3讲
    我说参同契:第33讲
    光明来自黑暗我们上次读朱云陽祖师批注,他讲坎离两窍互用的方法,我们再补充一点说明。所谓“两窍互用”就是在方法上,有为无为的原理,也就是《百字铭》中所谓“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为”是看起来在做工夫,“不为”是不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0讲
    我说参同契:第30讲
    刚才我为诸位念了一下这一节的注解,这一段很重要。不过不想再念下去,否则耽误时间太多了,希望诸位自己去仔细研究。如果不说修道的工夫,要讲中国文化哲学方面的根据,以及生命科学的研究,这些都是最好的资料,希望大家留意。如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31讲
    我说参同契:第31讲
    ―到底是什么《参同契》上次讲到这个一,这个问题在后代的道家,是个争论的焦点。后来修道人产生的争论是守一,这是专门的术语。一般都在这个身体上守一,于是守一就变成守窍。所谓守窍普通的就是守三个丹田,这不是说守丹田就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28讲
    我说参同契:第28讲
    炼丹的初步天文讲起来太啰唆了,道家比喻,北斗七星在身体上来讲,前面三星是斗杓是心;还有一个比喻从上面下来的,从眼睛这里一直下来;还有一个比喻两眼是斗杓。所以道家许多书上头顶画出一个小儿,结果有人读了就拼命观想自己头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29讲
    我说参同契:第29讲
    炼己立基章第六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参同契》上篇的前五章,都是讲“御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第26讲
    我说参同契:第26讲
    继续讲“乾坤括始终”,乾代表天体太陽,陽气;坤代表月亮,陰气。这个“括”字也要注意,古文之所以受人尊 重,是因为每一个字都不虚用。“括”字从《易经》坤卦来,说到“括囊”,像口袋一样收拢来。我们说囊橐,上面开口的袋子是囊;
    易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