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易经书籍

易经书籍

易经书籍大全 古代易经相关的书籍

最新列表

  • 皇极经世书: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一
    皇极经世书: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一
    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衍义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一天数五,地数五,合而为十,数之全也。天以一而变四,地以一而变四,四者有体也,而其一者无体也,是谓有无之极也。天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地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二
    皇极经世书: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二
    乾为一,乾之五爻分而为大有,以当三百六十之数也。乾之四爻分而为小畜,以当十二万九千六百之数也。乾之三爻分而为履,以当一百六十七亿九千六百一十六万之数也。乾之二爻分而为同人,以当二万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万七千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阙疑第十一
    皇极经世书:阙疑第十一
    乾四十八,兑三十,离二十四,震十,坤十二,艮二十,坎三十六,巽四十。一役二以生三,三去其一则二也。三生九,九去其一则八也。去其三则六也。故一役三,三复役二也。三役九,九复役八与六也。是以二生四,八生十六,六生十二也。三并一则为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心学第十二
    皇极经世书:心学第十二
    太一数之始也。言发於真诚则心不劳而逸,人久而信之。作伪任数,一时虽可以欺人,持久必败。智数或能施於一朝,盖有时而穷。惟至诚与天地同久,为学养心。患在不由直道,天地之道直而已。当以直求之。若用智数由径以求之,是屈天地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以运经世观物理数第九
    皇极经世书:以运经世观物理数第九
    卦有六十四,而用止於六十者。何也?六十卦者,三百六十爻也。故甲子止於六十也。(周文建:哦,与六十甲子有关系)六甲而天道穷矣。是以策数应之,三十六与二十四合之。则六十,三十二与二十八合之。亦六十也。乾四十八,坤十二,震二十,巽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万物通数第十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万物通数第十
    正音律数行至於七而止者,以夏至之日出於寅,而入於戌。(周文建:哦,现代声乐亦有1234567共七个音阶)亥子丑三时则日入於地,而目无所见。此三数不行者,所以比於三时也。故生物之数亦然,非数之不行也。有数而不见也。阴阳生而分二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以元经会大小运数第七
    皇极经世书:以元经会大小运数第七
    观物外篇下之数以元经会大小运数第七天自明夷以下,地自否以下,交 数也。天地之交 ,十之三。乾为一。乾之五爻分而为大有,以当三百六十之数也。乾之四爻分而为小畜,以当十二万九千六百之数也。乾之三爻分而为履,以当一百六十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以会经运生物用数第八
    皇极经世书:以会经运生物用数第八
    体有三百八十四,而用止於三百六十,何也?以乾坤坎离之不用也。乾坤坎离之不用,所以成三百六十之用也。故物变易,而四者不变也。夫唯不变,是以能变也。用止於三百六十,而有三百六十六,何也?数之赢也。数之赢何?用也。乾全用也。乾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先天方图卦数第四
    皇极经世书:先天方图卦数第四
    乾七子,兑六子,离五子,震四子,巽三子,坎二子,艮一子,坤全阴故无子。乾七子,坤六子,兑五子,艮四子,离三子,坎二子,震一子,巽阴刚故无子。乾坤七变,是以昼夜之极不过七分也。艮兑六变,是以月止於六,共为十二也。离坎五变,是以日止於五,共为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後天周易理数第六
    皇极经世书:後天周易理数第六
    坤统三女於西南,乾统三男於西北。上经起於三,下经终於四,皆交 泰之义也。乾用九,坤用六,大衍用四十九,而潜龙勿用也。大哉用乎,吾於此见圣人之心矣。不知乾,无以知性命之理。道生天,天生地,及其功成而身退,故子继父禅,是以乾退一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先天象数第二
    皇极经世书:先天象数第二
    先天象数第二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牺八卦也。八卦者,明交 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数往也。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先天圆图卦数第三
    皇极经世书:先天圆图卦数第三
    先天圆图卦数第三气一而已,神亦一而已,有地然後有二,有二然後有昼夜,二三以变,错综而成,故易以二生,数以十二起。(周文建注:气,神,皆太极混沌为一而未分也,分为阴阳之后,以二为基数按二进制规律开始生化)而一非数也,非数而数以之成也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六十二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六十二
    观物篇六十二有日日之物者也,有日月之物者也,有日星之物者也,有日辰之物者也;有月日之物者也,有月月之物者也,有月星之物者也,有月辰之物者也;有星日之物者也,有星月之物者也,有星星之物者也,有星辰之物者也;有辰日之物者也,有辰月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河图天地全数第一
    皇极经世书:河图天地全数第一
    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宋邵雍河图天地全数第一天数五,地数五,和而为十,数之全也。天以一而变四,地以一而变四。四者有体也,而其一者无体也,是谓有无之极也。天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 地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六十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六十
    观物篇六十日经天之元,月经天之会,星经天之运,辰经天之世。以日经日,则元之元可知之矣;以日经月,则元之会可知之矣;以日经星,则元之运可知之矣;以日经辰,则元之世可知之矣。以月经日,则会之元可知之矣;以月经月,则会之会可知之矣;以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六十一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六十一
    观物篇六十一太阳之体数十,太阴之体数十二,少阳之体数十,少阴之体数十二;少刚之体数十,少柔之体数十二,太刚之体数十,太柔之体数十二。(周文建注:阳体数十,阴体数十二,故天干十,地支十二)进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体数,退太阴少阴太柔少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八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八
    观物篇五十八仲尼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又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周文建注:披头散发,袒露左臂)是知武王虽不逮(周文建注:不及)舜之尽善尽美,以其解天下之倒悬,则下于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九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九
    观物篇五十九仲尼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自极乱至于极治,必三变矣,三皇之法无杀,五伯之法无生,伯一变至于王矣,王一变至于帝矣,帝一变至于皇矣,其于生也,非百年而何?是知三皇之世如春,五伯之世如夏,三王之世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五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五
    观物篇五十五善化天下者,止于尽道而已;善教天下者,止于尽德而已;善劝天下者,止于尽功而已;善率天下者,止于尽力而已。以道德功力为化者,乃谓之皇矣;以道德功力为教者,乃谓之帝矣;以道德功力为劝者,乃谓之王矣;以道德功力为率者,乃谓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六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六
    观物篇五十六孔子赞易自牺轩(周文建注:伏羲氏,轩辕黄帝)而下,序书自尧舜而下,删诗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周文建注:哦)自牺轩而下,祖三皇也;自尧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孙五伯也;(周文建注:祖宗子孙)祖三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七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七
    观物篇五十七昔者孔子语尧舜则曰:垂衣裳而天下治。语汤武则曰:顺乎天而应乎人。斯言可以该(周文建注:概括)古今帝王受命之理也。尧禅舜以德,舜禅禹以功。以德帝也,以功亦帝也,然而德下一等则入于功矣。汤伐桀以放,武伐纣以杀。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三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三
    观物篇五十三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也;所以谓之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谓之命者,处理性者也;(周文建注:处于物理和天性之间者)所以能处理性者,非道而何?是知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四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四
    观物篇五十四观春则知易之所存乎?观夏则知书之所存乎?观秋则知诗之所存乎?观冬则知春秋之所存乎?(周文建注:此论牵强)易之易者,生生之谓也;(周文建注:生生之谓易)易之诗者,生长之谓也;易之书者,生收之谓也;易之春秋者,生藏之谓也。书之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二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五十二
    * 观物篇五十二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 ,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周文建注:动物亦能收万物之色声气味,何独谓人乃万物之灵长?)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目耳鼻口者,万人之用也。体无定用,
    易经书籍
  • 皇极经世书:《皇极经世书》简介
    皇极经世书:《皇极经世书》简介
    《皇极经世》是宋代学者邵庸毕生研究周易而自创的经天纬地之预测学。根据河洛数理,周易阴阳,天地物理,人类进化的推衍,创立了“元、会、运、世”一套有规律的预测方法。129600年为一元,为人类的一个发展周期,在&l
    易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