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论语解读:言与不言的利和弊
    论语解读:言与不言的利和弊
    言与不言的利和弊【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译文】孔子说:“可以和他谈却不和他谈,就会失去有用的人;不可以和他谈却和他谈,就会说出不该说的话。聪明人既不失去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无为而治
    论语解读: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①正南面②而已矣。”【注释】①恭己:使自己庄严端正。②正南面:坐北向南临朝。【译文】孔子说:“自己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就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不过是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忠信笃敬走遍天下
    论语解读:忠信笃敬走遍天下
    忠信笃敬走遍天下【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②之邦,行矣。官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③,行乎哉?立则见其参④于前也,在实则见其倚于衡⑤也,夫然后行。”子张书于绅(6)。【注释】①行;这里是“行得通”、“通达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儒学的进修纲要
    论语解读:儒学的进修纲要
    儒学的进修纲要【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①。”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注释】①敬:严肃谨慎。【译文】子路问怎样做一个君子。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
    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
    卫灵公第十五本篇以论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内容为主,其中专论君子的就达!”0章。所以本篇中名言名句非常之多。全篇原文42章,本书选30章。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历史车轮不可阻挡
    论语解读:历史车轮不可阻挡
    历史车轮不可阻挡【原文】公伯寮①愬②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③以告,曰:“夫子④固有惑志⑤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6)。”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注释】①公伯寮(伯。):姓公伯,名寮,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解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原文】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注释】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解读: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原文】或曰:“以德报银,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读解】《老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解读:不怨天,不尤人
    不怨天,不尤人【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①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注释】①尤:怨恨,责怪。【译文】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胸襟宽广而明察
    论语解读:胸襟宽广而明察
    胸襟宽广而明察【原文】子曰:“不逆①诈,不亿②不信,抑③亦先觉者,是贤乎!”【注释】①逆:预先揣度。②亿:同“臆”,猜测。③抑:可是。【译文】孔子说:“不预先揣度别人的欺诈,不凭空猜测别人的不诚实,却又能及早发觉欺诈与不诚实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人才的品质更重要
    论语解读:人才的品质更重要
    人才的品质更重要【原文】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②也。”【注释】①骥:古代良马的称呼,即千里马。②德:指马训练有素,驾驭时能顺人意。【译文】孔子说:“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读解】尚德不尚为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为谁而学?
    论语解读:为谁而学?
    为谁而学?【原文】子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今天的学者学习为了沽名钓誉。”【读解】古今学者,学风有别。为人为己,一字之差,经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得风流,“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思不出其位
    论语解读:思不出其位
    思不出其位【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读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用人之妙
    论语解读:用人之妙
    用人之妙【原文】子言卫灵公①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③不丧?”孔子曰:“仲叔圉④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6)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注释】①卫灵公:卫国国君,卫献公的孙子,名元,在位42年。②康子:即季康子,鲁国的权势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大言不惭,为之也难
    论语解读:大言不惭,为之也难
    大言不惭,为之也难【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注释】①怍(zuo):惭愧。【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读解】说者容易做者难。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恰到好处
    论语解读: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原文】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③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④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注释】①公叔文子:卫国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看人看大节
    论语解读:看人看大节
    看人看大节【原文】子贡曰:“管仲①非仁者与?桓公②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④管仲,吾其被⑤发左衽(6)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7)也,自经(8)于沟渎(9)而莫之知也?”【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贫富都作等闲看
    论语解读:贫富都作等闲看
    贫富都作等闲看【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译文】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言,很难;富贵却不骄傲,这倒比较容易。”【读解】在《学而》篇里,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什么是完人?
    论语解读:什么是完人?
    什么是完人?【原文】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③之不欲,卞庄子④之勇,冉求之艺,文⑤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6)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解读:有言者不必有德
    有言者不必有德【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译文】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猛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读解】这几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不要溺爱,不要愚忠
    论语解读:不要溺爱,不要愚忠
    不要溺爱,不要愚忠【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使他知艰难困苦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读解】爱他也罢,忠于他也罢,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为他好.所以,爱他,但不能溺爱;忠于他,但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
    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
    宪问第十四本篇内容较多,也较杂,包括道德、政治、学问等各个方面。还有不少对人物的评论,通过对人物的评论表现出孔子的政治、伦理观点。全篇原文共44章,本书选19章。读书人不要怀恋温柔之乡【原文】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治世和乱世的言行
    论语解读:治世和乱世的言行
    治世和乱世的言行【原文】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注释】①危:正。②孙:同“逊”。【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正直地说话,正直地做事;国家政治黑暗,正直地做事,说话却要谨慎。”【读解】政治清明说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君子易事而难悦
    论语解读:君子易事而难悦
    君子易事而难悦【原文】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④焉。”【注释】①事:侍奉。②说:同“悦”。③器之:量才而用。④求备:求全责备。
    诸子百家
  • 论语解读:泰而不骄
    论语解读:泰而不骄
    泰而不骄【原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读解】在《颜渊》篇里,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