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老子集注:第十八章
    老子集注: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43];智慧出,有大伪 [44];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5]【注释】[43] 我们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44] “道德”最终被谎言战胜。所以如果看见一个人成天在喊什么,你就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十五章
    老子集注: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36]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十六章
    老子集注: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38]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39]【注释】[38]“复”,反复出现的,即规律。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十三章
    老子集注: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30]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31]【注释】[30] 就是说,不论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十四章
    老子集注: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32] 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33]。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34]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十一章
    老子集注: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28]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注释】[28] 当然对于这种比喻的反驳也是不难作到的:屋子的“无”,建立在四壁以及屋顶的“有”之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十二章
    老子集注: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9]【注释】[29] 统治在于统治的事实,而不是为了好看。【译文】青、赤、黄、白、黑五色使人眼花缭乱,宫、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九章
    老子集注: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As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18]功遂身退,天之道。[19]【注释】 [18] 国家机器是否能够得到保持,取决于统治者对待它的态度。[19] 什么是“功”?“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十章
    老子集注: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20]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21] 涤除玄览,能如疵乎?[22]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23]天门开阖,能为雌乎?[24]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25 ]生之、蓄之,[26]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27] 是谓玄德。【注释】[20] “无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七章
    老子集注: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13]【注释】[12] “永恒”是老子追求的最高目的。那么如何保持“长久”呢?“不自生”。就是拒绝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八章
    老子集注:第八章
    上善若水。[1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16]夫唯不争,故无尤。[17]【注释】[14] 水无常形,而无不浸润,故善犹之。这其实与后面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章
    老子集注: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9]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10]【注释】[9] 这里,老子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著名的统治原则,即“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遭到几乎所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六章
    老子集注: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1]【注释】[11] 如果说在老子那里具有十分浓厚的“母系社会”的痕迹,人们恐怕还是不能一下子接受。但实际情况是,这个特点其实普遍存在于中国古典哲学之中。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三章
    老子集注: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注释】[7] 统治必须从“民”,即统治的基础作起。使民不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四章
    老子集注: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8]【注释】[8] 让我们先放过“象帝”,即最后一句;这里老子以形象的方法向我们描述了“道”是什么样子。分为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一章
    老子集注: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注释】[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什么要认为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二章
    老子集注: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注
    诸子百家
  • 尸子:处道
    尸子:处道
    原文:  孔子曰:欲知则问,欲能则学,欲给则豫,欲善则肄。国乱,则择其邪人而去之,则国治矣。胸中乱,则择其邪欲而去之,则德正矣。天下非无盲者也,美人之贵, 明目者众也;天下非无聋者也,辨士之贵,聪耳者众也;天下非无乱人也,尧舜之贵,可教
    诸子百家
  • 尸子:神明
    尸子:神明
    原文:  仁义圣智参天地。天若不覆,民将何恃何望?地若不载,民将安居安行?圣人若弗治,民将安率安将?是故天覆之,地载之,圣人治之。圣人之身犹日也。夫日圆 尺,光盈天地。圣人之身小,其所烛远。圣人正己,而四方治矣。上纲苟直,百目皆
    诸子百家
  • 尸子:广泽
    尸子:广泽
    原文:  自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丘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非明益也,势使然也。夫私心,井中也;公心,丘上也。故智载於私,则所知少;载於公,则所 知多矣。何以知其然?夫吴越之国,以臣妾为殉,中国闻而非之;怒,则以亲戚殉一言。夫
    诸子百家
  • 尸子:绰子
    尸子:绰子
    原文:  尧养无告,禹爱辜人,汤武及禽兽,此先王之所以安危而怀远也。圣人于大私之中也为无私,其於大好恶之中也为无好恶。舜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舜不歌禽兽而歌民。汤曰:朕身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朕身受之。汤不
    诸子百家
  • 尸子:治天下
    尸子:治天下
    原文:  治天下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用贤则多功矣,无私百智之宗也,忠爱父母之行也。奚以知其然?父母之所畜子者, 非贤强也,非聪明也,非俊智也,爱之忧之,欲其贤己也,人利之与我利之无择也;欲其
    诸子百家
  • 尸子:仁意
    尸子:仁意
    原文:  治水潦者,禹也;播五种者,后稷也;听狱折衷者,皋陶也。舜无为也,而天下以为父母。爱天下莫甚焉。天下之善者,惟仁也。夫丧其子者,苟可以得之,无择人 也。仁者之於善也亦然。是故尧举舜於畎亩,汤举伊尹於雍人。内举不避亲,外
    诸子百家
  • 尸子:发蒙
    尸子:发蒙
    原文:  若夫名分,圣之所审也。造父之所以与交者少,操辔,马之百节皆兴。明王之所以与臣下交者少,审名分,群臣莫敢不尽力竭智矣。天下之可治,分成也;是非之可 辨,名定也。夫过其实,罪也;弗及,愚也。是故情尽而不伪,质素而无巧。故有
    诸子百家
  • 尸子:恕
    尸子:恕
    原文:  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毋加诸人。恶诸人,则去诸己;欲诸人,则求诸己。此恕也。农夫之耨,去害苗者也;贤者之治,去害义者也。虑之无益於义而虑 之,此心之秽也;道之无益於义而道之,此言之秽也;为之无益於义而为之,此行之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