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最新列表

  • 老子集注:第六十八章
    老子集注: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167]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注释】[167] 这里又是四条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有注说,“士,卒之率也”。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士”在《老子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六十五章
    老子集注: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161]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162]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注释】[161] 非常著名的“愚民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六十六章
    老子集注: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163]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注释】[163] 要让民遵循道而不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六十三章
    老子集注: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15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注释】 [157] 这就是说,“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六十四章
    老子集注: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58]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159]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六十一章
    老子集注: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154]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55]【注释】[154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六十二章
    老子集注: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156]【注释】 [156]虽然天子有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九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149] 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150]【注释】[149] 什么是“啬”?如果不是通假字,是穑,那么应该是“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六十章
    老子集注: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151]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152]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153]【注释】[151] 虽然老子主张什么“小国寡民”,但我们在这里看到,那其实是“理论的极限”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七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143]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44]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八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14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146]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47]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8]【注释】[145] 统治者大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五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140]【注释】[140] 德厚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六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141]故为天下贵。 [142]【注释】[141] 亲、疏;利、害;贵、贱。皆不可得!天下处于“浑然一体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三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136]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137]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138]【注释】[136] 因为“无为”,所以“唯施是畏”。看来,绝对的“无所作为”不是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四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39]【注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一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133]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34]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注释】[133]从出生到完成,经过了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二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135]【注释】[135] 啊!这章是什么意思啊!【译文】天下万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四十九章
    老子集注: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127]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128]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29]【注释】[127]非常重要。何谓“心”?其实就是公共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五十章
    老子集注: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130]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131]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132]【注释】[1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四十七章
    老子集注: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122]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23]【注释】[122] 经历的越多,知道的越少。这是指视野被经验的事实所封闭,对一般规律知道的会反而少。[123]理论上的认识胜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四十八章
    老子集注: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124]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125]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6]【注释】[124]为学与为道不同。通过为学,可以不断知道更多的知识;而为道则相反,为道使人知道自己原来不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四十五章
    老子集注: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119]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20]【注释】[119]正是存在这些不完满,所以发展才成为可能。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进一步强大。所以一下子就很完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四十六章
    老子集注: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1]【注释】[121]其实这句话不外是说少打仗,多种田。只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加以注意就行了。【译文】天下循“道”而太平,摒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四十三章
    老子集注: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116]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17]【注释】[116]这里需要注意“驰骋”二字。柔之所以“克刚”,不是“刚”克“刚”那样。而“至柔”者何也?唯“道”
    诸子百家
  • 老子集注:第四十四章
    老子集注: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18]【注释】[118]到这里之前,老子都是侃侃而谈的。但到了这里,的确令人感到有些好笑了。恐怕老子也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当时的统
    诸子百家